2015年5月27日水曜日

第24回 拿山瑪谷東京讀書會 【拿山電影院 :悲情城市】


◇主題:拿山電影院:悲情城市

◇主講人:李子瑋
◇主持人:鍾宜庭
◇文字紀錄:
容:
《悲情城市》(英文:A City of Sadness)於1989年發行,由侯孝賢執導,是一部反映台灣歷史爭議「二二八事件」的電影。上映前,由於劇情涉及到台灣政治最敏感的「二二八事件」爭議,直接挑戰當時台灣社會的禁忌話題,引起各界人士矚目。然而,影片先行參加意大利威尼斯影展並榮獲最佳影片「金獅獎」的殊榮,成為首部在世界級三大影展中榮獲首獎的台灣電影,據信這是影片未遭禁演或刪剪的理由。
然而,侯孝賢導演在片中「偶然」地穿插了二二八元素,其創作想法也耐人尋味,因此,我們首先來了解,1989年當時的時代氛圍為何,作為重新讀這部電影的引子。其次,我們再抽出電影中的符號元素與敘事結構,共同來思考這部電影所乘載的意涵。

《悲情城市》這部電影所講述是從戰後到國府遷台的四年,在九份林姓家族的故事。電影所陳述的林家如同台灣,雖然只是短短四年,但其改變卻是無比巨大。《悲情城市》不只是一部描述台灣的政治史詩,電影中細膩的文字使用,音效,以及鏡頭與情感的表達,在終戰七十年的今天,都得細細品味。





*拿山馬谷->拿山瑪谷


一、電影如何看

1.符號學(索緒爾,Saussure):
能指(signifier具有指涉功能的語音或書寫符號
所指(signified被指涉的概念或

系譜軸 (Paradigms):敘事中的各單元,各單元必有其共同之處,而且每一個單元必定與其他單元清楚區隔。如:變換鏡頭的方式。
毗鄰軸 (Syntagms):從系譜軸被選出後,會與其他系譜軸裡選出的元素組合。如:穿著、餐飲、室內裝潢佈置等。

鏡頭語言:
主觀鏡頭-第一人稱。
過肩鏡頭-第二人稱
長鏡頭-客觀鏡頭-第三人稱角度

Fergus Daly
1) 歷史記憶是非個人的。
2) 我的經驗不屬於我自己。
3) 鏡頭的焦點永遠向視界之外游離。
4)我們是由光所賦予形體的符號與感動群聚。

On Four Prosaic Formulas Which Might Summarize Hous Poetics











二、1989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事?

1.二二八事件發生原因(現在)
a.文化衝突說
b.政經結構說
c.族群衝突說
外省人原罪論

「二二八」不幸事件不能構成民主政治中的反對運動訴求目標,因為 這一訴求以「仇恨」為基礎,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為手段而達到「煽動」群眾的效果。這是以一個「悲劇」來製造另一個「悲劇」。〈拿掉「二二八」在心中的陰影〉(社論),《聯合報》,民國77228日。





三、閱讀《悲情城市》前的叮嚀


1.
電影中的符號

a.
〈終戰召書〉的廣播時間(開頭)
b.年輕人書寫日記時年號的使用(開頭)
c.〈羅雷莎〉音樂的使用(39)
d.陳儀廣播時的過場畫面。
e.開頭與結尾的畫面。


2.關於故事的背景介紹

a.台灣知識分子戰前與戰後的轉向
〈福爾麼沙報告書〉(A Report on FORMOSA(TAIWAN): Japanese Intelligence and Related Subject, 1946)

希望能成為中國的一省,但應由台灣人來統治
台灣人願效忠於中國,因為中國是祖國,有共同血緣、文化、歷史與宗教信仰
台灣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因為台灣太小,在國際上會喪失發言權
可以跟日本合作,不願受其統治,盡速遣返在台日本人

轉向:
1.民主政治(左翼人士)→紅色祖國(ex.蘇新)
2.聯省自治(ex.廖文毅、林獻堂)
3.行憲自治(ex.謝南光)
4.台灣自決or.獨立(ex.廖文奎、郭國基)
→台灣人對祖國的想像?

b.關於上海幫
1.稅務總司:上海
2.上海幫與「內地」的政商關係:米糖走私

c.關於〈懲治漢奸條例〉
1.1945.12.6國民政府公布適用全國
2.1946.1.16,台警總56號公告:116~29日全省漢奸檢舉
3.1946.1.25 司法院(南京),不適用台灣。
4.1947.1 省議會擬通過懲治漢奸相關法律
5.1947.2.27 緝菸事件








電影觀後討論(有雷):

Q: 片中怎麼會出現朝鮮樓?(在九份流鶯的場所)背後的歷史是什麼?

A: 朝鮮樓應該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產物。當時台灣與朝鮮同身為日本的殖民地,因此那些店家應該是當時在台灣的朝鮮人經營的。只是根據片中的時空背景,當時的朝鮮人應該大多已離開台灣,所以那個朝鮮樓中應該已經沒有朝鮮人,只是名字招牌還留著。


Q: 片中發瘋的文良,有什麼角色作用?
A:  子瑋認為,首先,文良的角色的存在目的應該是希望帶入上海幫的故事。

      而關於發瘋,片中最後的結局是林家四兄弟只剩發瘋的文良,可能導演想要以林家作為台灣的縮影來暗示,當時的台灣只有發瘋的人能存活下去。

      而這也可以呼應我們看片之前提醒的,希望大家去注意片頭跟片尾的場景。片頭是林文雄擰開一盞燈,而他的兒子出生且取名為林光明,一切都象徵著二戰結束的時候大家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片尾也是一盞亮著的燈,但大家想想看在片尾那盞亮著的燈背後剩下什麼人?林家只剩下發瘋的文良
女人、老人跟小孩 。同樣的一盞燈,卻照出一個悲情城市的興衰。

A2: 雖然的確悲情城市的結局是悲情的,但是片頭林文雄的兒子林光明的存在,感覺也暗喻著還留有一絲希望。



Q: 的確如子瑋在觀影前的提醒,侯孝賢導演在片中使用了很多長鏡頭的手法,這有什麼特殊的意義象徵嗎?

A: 這可能就是悲情城市的特色之一。他選擇不用比較激烈的畫面去挑起觀眾的情感,而是用一種比較平靜的手法。比如觀影前提醒大家注意陳儀廣播時的過場畫面就是這個意思。陳儀廣播時,過場的畫面是台灣的風景畫面搭配著陳儀的聲音。如果搭配的是很多人在奔跑的畫面,或是被警察搜家逮捕的畫面,可能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會有不一樣的情緒被挑起。但一方面這種比較平靜的手法(跟長鏡頭)可能讓我們更有(另一種)共鳴,因為對很多當時的民眾來說228可能就是這種感覺。你知道它在發生,但是周遭生活還是看起來那樣平靜,山還是山,海還是海。所以這種手法也帶給我們一種真實感,觀影時也別有一番韻味。


Q: 片中常出現的『祖國』兩字,是指哪裡?例如山中的寬榮也很常提到祖國,使用的歌曲裡也常出現這個充滿期盼的祖國。

A:  我在想,
以編劇吳念真與朱天文的思考脈絡,是否可以幫助我們的想像?比如說在劇中吳念真去寬榮家時,看著櫃子上的書說:「在讀馬克思阿,這麼先進!」也象徵著那時候馬克思思想在年輕知識份子中是很熱門的。

而祖國在這裡指的有可能是:

→紅色中國?>>>40年代這概念還未形成,228時中國還未赤化。

→台灣?>>>40年代文獻上目前不太有這樣一貫的概念
→台共?>>>僅極少一部份人的想法

結論:折衷的講,可能可以說是當時知識份子所憧憬的理想中國?


對當時共產(馬克思)思想的討論】
關於馬克思思潮,我們需要把政權跟知識分子分開來看。

1920年代中期以後,是對馬克思思想充滿憧憬的時代。那時(二戰前)就有出現世界性左翼思潮,但這時的思潮還不到政治層面,只有在知識分子中有其影響力(像是片中的寬榮)。

當時的日本知識分子也深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

1922佐野學創立日本共產黨。而政府在
1925通過治安維持法限制共產主義相關活動之後,很多當時的活躍份子便從日本移至上海活動。這些人之中包含朝鮮人,也有台灣人(ex:謝雪紅)


豆知識:當時的早稻田大學也是馬克思思想的大本營之一。據說當時大一新生的必修教科書也包含馬克斯主義。例如中國共產黨創辦人之一李大釗也是來早大留學之受當時日本活躍的馬克思思潮影響。事實上當時的日本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非常有影響力的渠道之一,包括李大釗,陳獨秀,李達這些中國共產黨的創黨推手都是在留日之後受其影響,可見當時日本馬克思主義之活躍。也可以說是一個
東亞共產主義的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