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木曜日

第28回【拿山來讀冊】 從戰後日本反戰電影史看日本人的戰爭觀 ──「大眾情感」與「政治意見」的拉扯


◇主題:從戰後日本反戰電影史看日本人的戰爭觀「大眾情感」與「政治意見」的拉扯

◇主講人:林瑜(台大政研所),陳詩婷(政大廣電系) 
◇主持人:鍾宜庭
◇文字紀錄:胡瑋佳
容:
「那場戰爭」在台灣、日本、中國、美國身上都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傷痕。作為台灣人,對日本的反戰電影和動畫應該不陌生,但自戰後以來,日本社會是如何記憶、認知「那場戰爭」的?
這個問題有很多種不同的回答方式。這禮拜,我們將從「反戰電影」作為回答的切入點,探討在那個電視還未普及的1950年代,電影如何作為一個最普遍的大眾媒體,在日本社會傳達關於「那場戰爭」的記憶;接著,到了政治鬥爭勃興與高度經濟成長並行的1960年代,未曾經歷戰爭的「戰後派」開始成為主要電影消費市場後,反戰電影的涵又有何變化?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那場戰爭」中的「沖繩戰」與「原爆」是如何從被邊緣化變成具有主體性的歷史敘事?

本週的讀本──福間良明的「反戰的媒體史」──挑選了戰後日本幾部極度暢銷或受爭議的「反戰電影」,從當時社會的接受程度、影評的好壞、電影的表現手法、電影與原著的差異,去看戰後日本社會中「大眾情感(popular sentiments,日文為「世論」)」和「政治意見(political opinion,日文為「輿論」)」的關係。





PART 1 反戦のメディア史導讀(林彥瑜)







世論與輿論的差別(在日文中的讀音都是よろん)
以戰爭為例,以世論(popular sentiments)的角度來想到戰爭會覺得恐懼與悲傷
以輿論(popular opinion)的角度來想到戰爭會想到如何反省,分析,防範未然等






「ビルマの豎琴」的故事

為了慰靈戰死⽇本兵的靈魂,⽔島上等兵沒有回去日本,留在緬甸成為僧侶當時戰後的世論有⼀面倒批評⼤東亞戰爭之勢,認為參與戰爭的都是壞人,⽵山就是在這樣的世論風潮下,點出了荒廢學業戰死沙場的孩⼦們的存在。「ビルマの豎琴」希望能為「遵守了義務,失去性命的人們而鎮魂」對當時的輿論⽽言,是一種「逆コース」
『ビルマの豎琴』上映時剛好是戰後十年左右,所以這部電影某個程度也是把⼈們心中鮮明的戰爭記憶給具象化。這個時間點正好是一個「轉回點」, 1952428GHQ佔領期結束,日本「獨⽴」,許多原有的拘束都被解放了,所以開始出現袒護⽇本軍國主義的輿論主張,作為反美的批判。但,在這其 中『ビルマの豎琴』並非批判佔領政策,亦非袒護軍部,⽽是在追悼⾃我自我是可能被肯定的(肯定可能な⾃己),這部作品描寫了戰後在和平之中努⼒生活的⼈們除了⾃我肯定(戰後努力⽣活)以外,這部作品也表達 了不可避免的會想起的,那些戰爭的傷痕。 


為什麼一開始評價沒有非常好,而1985重拍成電影時卻獲得票房佳績?


在戰後⼗年,佔領跟戰爭的記憶還十分鮮明,⼈們被劣等感為主的情感所⽀配 ,在這樣「佔領=敗戰」的狀況下,要去肯定「戰爭=前線」十分困難,所以在當時(50年代)的時間點下「⼆⼗四の瞳」比『ビルマの豎琴』更被大眾所接受,感動。但是,到了80年代戰後四⼗年的時間,⽇本「獨⽴」已經三⼗年,佔領的記憶已經被覆蓋,「佔領=敗北」的記憶被捨棄,⽽代之的是在前線兵⼠的 「死」,焦點放在「鎮魂」,⽽非「戰爭的原因與責任追究」或「侵略戰爭的事實」。


二十四の瞳第二次被拍成電影時,為什麼票房成績沒有想像中的好?


二十四の瞳」在差不多的時間也第二次被拍成電影1987年朝間義隆重拍,本大致上是依照1954年的⽊下惠介的作品但是票房成績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究其原因,是他想表達的⾃自閉的「銃後」反戰⾔論,對當時⼤多數的「⼤人」 ,既不符合現實,也不是可以追求的東西。既對⼤人沒有魅⼒,也不是⼩孩可以看的電影當時1988年「螢火蟲之墓」感動了許多⼩孩,也點出了當時敗戰前後國民部的暴力。但「螢火蟲之墓」的⾼人氣,也顯⽰了以⼩孩為觀眾的電影有動畫化的必要,例如1984的風之谷和1986的天空之城但同時這種動畫電影想傳達的東西就比較不是給「⼤人」的。這是80年代末期反戰電影的趨勢。可⾒,80年代的人,喜歡的再也不是50年代那種封閉的nationality⽽是在接受了「緬甸」的概念後並將⾃⼰己與「西洋」有所區隔,⽽獲得的「⾃己像」。前線轉變為⼤人的物語,銃後的物語轉變為⼩小孩的物語。這樣的趨勢,正反映了當時國民的願望(ナショナルな慾望にほかならなかった)



戰前派對戰中派的批評
像是敗戰時大約三十前後的戰前派知識人,或者更⽼的世代,他們青年期受⾃由主義與⾺克思主義薰陶,讀這個作品的時候就會有違和感。學徒兵的⽂章裡面,軍隊的不合理以及聖戰⽬的違和感,還有特攻隊員為何不得不死的問題,都不太能和這些戰前派知識人有共鳴。
本來對在青年時期就經歷戰爭的戰中派⽽言,要質疑「聖戰」的理念就比較困難,因為沒有經過這樣的思想訓練
人物的二元對立
這部電影被嚴厲批評的是對人物設定的刻板化,例如暴虐的長官和聰明善良的學徒兵這樣的對比。這樣的對比,⽤二元對⽴的方式掩蓋了歷史事實,不管是從世論還是輿論的角度出發,這樣的⼆元對⽴都令⼈感到違和感。
第⼀次わだつみ会第⼆二次わだつみ会
因為本書出版後,紀念這些戰歿學⽣的呼聲⾼漲,所以19504月就出現了「⽇本戰歿學生紀念會」,稱之「わだつみ会」第一次わだつみ会的要旨是要⼤大眾輸入反戰的意識型態。然而不可避免的是,這樣的組織也會無可避免的被現實政治所左右,尤其是共黨的派閥鬥爭,因為第一次わだつみ会裡面有很多共黨身分的學生參加,所以五零年代政府對共黨的整肅也直接的影響到了這個組織。

第⼆次わだつみ会就記取了這個教訓,在19596月重新結成希望把「不戦」作為⼀種「信仰」來傳播到⼈們的⼼中這樣的信念是與現實政治切割的一種宣⽰ 所以在這個階段可謂「反戰」論述訴諸了大眾情感(世論)⽽非政治語言(輿論)







 


神山征二郎在1995年再次把這部作品電影化。導演的意圖是表現「沖繩戰的最大特⾊是前⽅和後方都是敵人」,例如讓演員標準語,⽅言的⼈就會被懷疑是間諜。這次的電影不同於前面的作品,有意識到沖繩戰中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明知不可能全部描寫出來,但仍然盡量描寫那些不同的人,無論是生或死的⼈。


同樣的,這第三部作品也被批評缺乏(對亞洲諸國的)加害者意識。同時,導演神山想要強調的「對沖繩的加害」以及「戰場體驗的多樣性」就被這樣的影評給忽略了。當時,因為「戰後五⼗年決議」問題,所以「加害責任論」被熱議中,朝野針對是否要謝罪,對慰安婦問題等,都有不同的public opinion1993河野談話&1995村山談話)這個背景也影響了前⾯兩章所談到的作品,如『二四の瞳』和『きけわだつみのこえ』這個『ひめゆりの塔』從五零年代的⼈氣紀錄到九零年代不太被國民接受的過程,反應了國民性的變化,以及「反戰」的世論與輿論的政治。










リアリティ: 現實


わかりやすさ: 理解難易度

PART 2從日本近代電影看日本戰爭觀(陳詩婷)



四部電影的介紹:風起,永遠的零,東京小窩的回憶,螢火蟲之墓

風起主要是描述男主角崛越二郎的夢想是製作出很棒的飛機,但是沒想到這飛機會帶來這麼多人的死難。剛剛會選擇這部預告片的原因是,這部片著重在崛越二郎夢想製造飛機,但造成這麼多人死亡是很殘忍的事情,同時劇中女主角菜穗子得了不治之症肺結核,呼應了瞬間很美好的事情,但是一下子就消失了。

另外一部電影是「永遠的零」,主要是開領事戰機的宮部久藏,這部電影的敘事觀點是一對年輕人看到祖父母輩發生的事情,他們一路上去了解到底他們的祖父是什麼樣子的人。他們對於當時歷史的想像是,基於某種奇怪的愛國主義,祖父去當了神風特攻隊員。
接下來,他們在拜訪祖父在戰場上的隊員時,剛開始祖父被視為膽小鬼,但事後發現他要大家好好的活下去,其實是真心的愛他的隊員。這部電影主要引導觀眾如何看待自己家庭的情感及如何看待祖父輩發生的事情。

另外一部電影是東京小窩的回憶,電影中年輕的女傭多喜,由黑木華飾演且獲得第64屆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員銀熊獎。這部電影一開始由當代的年輕人開始,多喜是健史(妻夫木聰飾)的姨婆。有一天健史發現多喜已經過世,在收拾姨婆的東西時,開始談起先前和姨婆聊天的容,還有姨婆寫的自傳,姨婆之前在紅色小屋當女傭,而小屋的男主人是玩具公司的老闆,期間年輕的男人都去打仗了,剩下老人和身體有毛病的年輕人,但是有一位男主人玩具公司的年輕帥氣的員工,剛從美術大學畢業,有一天在新年聚會時,和女主人一見鍾情,接下來這兩位之間就暗通款曲,多喜在老年時,就寫下這個故事讓健史知道。

我覺得講到年輕一輩和祖父輩之間的歷史觀差異問題,劇中姨婆認為在二次大戰時日本被其他的國家欺負得很慘,但是卻不承認南京大屠殺,可能很多年輕人會認為老人家對於戰爭有錯誤的想像。而且,最近日本的電影中當有提到反戰議題,會把年輕人的角色帶進來,可以探討這兩代如何互相體諒與連結。

討論時間

韻如:昨天和日本的老師聚餐談到,日本現在越南做了很多的Legal Act,要反省自己的責任,因為前兩天要通過這個法案,日本人有很多人會將範圍擴大到東南亞,這件事情對台灣人來要經過這個反戰的脈絡才會想到。

瑜:1945年臺灣是日本殖民地,而日本靖國神社的昭和館主要是展示戰後復興的東西,但昭和館完全沒有提到朝鮮與臺灣,這座昭和館是戰後遺族出錢蓋的,主要講為講日本人很可憐,大家主要可以看一下所謂的日本右翼如何記憶這二次世界大戰。

Anna:前幾天我和我先生一起去靖國神社,他這一段是不好的歷史,我的先生和他的日本同事談起博物館,他們認為前幾年情況更糟糕,原來是把世界大戰的責任加諸在美國總統身上,是美國的陰謀。他們想要建國美麗和平,後來才建立滿洲國,幾乎沒有談及南京大屠殺與台灣和朝鮮問題。

宜庭:永遠的零這部電影是講述於祖父參加神風特工隊,激發年輕人重新去想像神風特攻隊,與探討的是神風特攻隊是基於甚麼樣的集體情緒與在什麼樣的國家體系下所造成的。這部電影是從小改編而成,讀到越後面越覺得悲傷,包括後面武器幾乎都是人體炸彈,在靖國神社的游舊館中,就有展示人肉魚雷,也就是軍人操作潛水艇,以肉身去撞的敵軍。

瑜:我自己覺得八〇年到螢火蟲之墓,到現在我們已經戰後六〇年代反戰安保,大家思考現在為什麼年輕人會站出來?

韻如:日比谷公園有反核反沖繩和反戰三議題,問他們整體的看法,法案通過之後日本就會很容易戰爭,應該要透過公民力量防止戰爭,贊成法案的人中,有人強調中國威脅,當天我們問這些人有什麼想法,他們認為不應該用戰爭解決問題,而且日本人因為普遍英文不佳,所以不太有國際觀,加上他們的報導其實都經過政府篩選,而台灣有公民社會。

瑜:日本看了之後是什麼感覺,剛剛這麼多電影會想哭因為有犧牲有無奈,要把他轉換成什麼樣的政治意見。

韻如:世界上很多戰爭是光榮的,不完全是悲傷的。在二次戰爭中,美國畢竟是戰勝國,反戰比較考慮自己對於其他國家的印象。

Anna:現在有沒有人去拍,日本分析當時戰爭侵略別人的電影?而美國大部份的反戰電影式在關心越南,是因為犧牲很多美國人,但是沒有想到美國對於其他國的影響。

瑜:我認為加害被害者是很難被表達的東西。這些電影中看無辜的層次在哪裡?這整個國家的結構是壞的,只要視學生就是無辜的平民百姓就是好的但君就是壞的。但永遠的零描述就算是軍人也有無辜的身分。而且,戰爭的責任中國和韓國和其他國家,臺灣一直被忽略,慰安婦的共同聲名都沒有臺灣,包括歷史的研究者和教授,中國和韓國和其他國家的留學生。

瑋佳:台灣歷經二次世界戰爭與國共戰,但一直未見以台灣為主體性有關戰爭的電影。

瑜:台灣的二戰記憶是什麼?八年抗戰還是深植在臺灣小孩的心中,八年抗戰是中國國民黨的史觀,臺灣主體的史觀,原本那時後臺灣是日本殖民地,我們那時後是那時後臺灣是臺灣被美國轟炸的。

韻如:王童拍的稻草人有講述台灣戰爭經驗。



瑜:日本侵入其他國家,臺灣沒有辦法以主體來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