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4日金曜日

第18回【拿山見面會】蘇建和見面會:討論人權推動與課題

◇主題:老蘇來囉蘇建和見面會:討論人權推動與課題




◇主持人:鍾宜庭、李怡修
◇主講人:蘇建和、張智程
◇文字紀錄:李若瑄
◇影像紀錄:林
◇簡介:
上半年度,【拿山瑪谷東京讀書會】 在正義三部曲單元中,討論到「死刑」這制度本身之於國家的存在意義。死刑是否能有威嚇作用?國家是否能殺人?審判過程中國家權力的界限在哪裡?我們在討論中,從誤判冤案等問題點,以及世界各國的死刑制度的實行和檢討,去思考國家機關與死刑制度,這充滿矛盾的正義之手。
參考《20140626 拿山瑪谷東京讀書會 11 死刑 文字記錄》

「蘇建和案」,或許我們都曾在課本或報章雜誌提起過。那是一樁受審長達21年的重大刑事案件,1991年蘇建和、劉秉郎及莊林勳3人被控殺害銘漢夫婦案,在歷經刑求逼供、6次死刑判決後,台灣高等法院於2012831日做出再更三審宣判,合議庭以沒有證據顯示3人涉案為由,做出無罪判決,本案終於定讞,冤罪終得平反。

蘇建和案不只是一樁刑事案件,不只是台灣司法史上的一個重要案例,蘇建和,是一個有尊嚴、有故事的人。那年,蘇建和在被起訴時只有19,家人為此勞心力竭,他的青春在纏訟中度過,如今他致力於推動台灣人權,自力研讀台灣司法改革問題,在國際特赦組織中分享他的自身經驗,期盼受冤屈者都能早日獲得平反。

今年11月中旬,蘇建和受日本Amnesty之邀來到東京,進行為期一週的訪問,以日本的「袴田事件」為對照,探討亞洲的人權推動、刑求與冤案問題。感謝他在行程滿檔中,仍抽空來拿山瑪谷讀書會和大家見面討論!讓我們以他個人的故事,去了解「人權」,到底是什麼?

當天,我們會從公視所拍的紀錄片《島國殺人記事:自由的滋味》的幾個片段,來了解「蘇建和案」和蘇健和的個人故事,並和大家一同問題討論和分享,屆時,擔任蘇建和此行的隨行翻譯,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張智程也會一同來分享,台灣人權推動的現狀和未來課題!


 開場引言:李怡修(一橋法學研究科)

蘇建和的無罪確定是真的無罪抑或人權團體推動?



蘇案當時仍有軍事法院(王文孝)
蘇案當時狀況:有罪推定
日本的書證(較主觀)與臺灣書證的不同

九零年代科學辦案仍未普及


臺灣的冤獄平反協會
國家賠償的荒謬:學歷高低!?
日本律師義務接見制度與臺灣的不同


公視《自由的滋味》簡介與影片放映

經驗分享:蘇建和(台灣人權促進會)


  • 待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及司改會當義工到各國中高中去演講
  • 無罪釋放後開始重新學習
  • 第一次去國中演講:同學聽到太震驚而哭泣
  • 為何來日本:AI的邀請(研討會:明日本狀況)
  • 2013前並無調證據
  • 臺灣死刑冤案平反機率極低(只有蘇建和案一件)
  • 李法官的先入為主
  • 犯案現場在王文忠家對面、莊林勳被牽入只因是隔壁劉秉郎鄰居
  • 早期只要有自白百分之九十會定罪
  • 有罪推定原則(有證據仍採用自白)
  • 當年證據:1.指紋2.毛髮3.鞋印
  • 警棍退場的原因:要求驗指紋及血跡,結果根本沒有指紋及血跡的反應
  • 毛髮皆是被害人跟被害人家屬,但法官覺得加害人滅證把自己毛髮整理走
  • 原本認為的贓款24元與本案無關、再審後刑求記錄才被納入
  • 李昌鈺博士的鑑識結論法官的判決書:李昌鈺博士並沒有鑑識到天花板
  • 列在人權報告中,但仍有案的存在
  • 2012年無罪當庭釋放後直接去台中幫鄭性澤打氣
  • 鄭性澤案(2002)影片觀賞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CXKCywM7w
  • 民國89年開全國司法改革大會
  • 真相調委員會(228事件及戒嚴時期的冤罪)
  • 錢賠了多起冤案的罪
  • 1987已有錄音錄影的制度
  • 臺灣刑事人權保障是亞洲最進步,大幅減少刑求,但仍有冤案存在
  • 日本交保不容易(對比臺灣地溝油案)
  • 提審制
  • 臺灣人對鄭性澤案的看法
  • 一個人的命不是命!?

Q&A

1.    Q:杜氏兄弟案:證據有問題違反了程序正義,但不知是否被刑求
       A:蘇建和當年控告警方警方的法:蘇建和自己走路跌倒
2.    Q:台灣現今的鑑識技術如何?A:2002/07重新提出鑑識機關相關修正法案,臺灣: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2003年台灣警政署建立刑事檢驗中心2012年成立刑事鑑定大樓2005蘇建和受邀去國際死刑研討會


3.    Q10年前看了島國殺人事件默默流淚,看到紀錄片又看到蘇先生本人,感觸很複雜。228事件家屬的創傷是直接也是間接的,但蘇先生自己抹平了創傷,是如何療傷的?A:去學校演講超過五百場,社會進步不是靠犧牲人命來達成,那些話都不能的人不是更可憐嗎?既然有發聲的機會應該要站出來蘇爸爸的遺願:受傷好比踢到石頭,不拿開還是有人會遭遇同樣的傷
4.    Q:為什麼蘇建和案要由蘇建和來命名?
       A原由1: 是爸媽為蘇建和奔走 原由2:原本的案名太長了媒體直接稱蘇案
3           看守所不能進入訪問也是因為蘇建和案(紀錄片造成轟動)
5                 Q:莊林勳劉秉郎的近況?
             A:
回答:莊林勳在職訓考證照 劉秉郎也過得很好
6                 Q:是回案發現場看嗎還是看照片?
                   A:把照片還原可做出當時的場景,可:李昌鈺蘇建和站在對的一邊而不是人多的一  邊
                  Q:王文孝是否吸毒?
                  A:法院論述要查閱,在場的意見:吸毒殺七十幾刀是有可能的
8                Q:鄭性澤案彈藥分析:A:被害人身上就是同一把槍,現今要求重新調,但並非通通適用為了符合科學證據要求鄭性澤照這方向走
            Q: 任意性的問題:檢察官及法官為什麼一定非得抓其他人來頂罪?A:當初警方有強調有四種指紋,所以要找四個人來湊


執行死刑的重要性?台灣重大刑案犯罪率降底38%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