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香港共同體的形塑
◇主講:林泉忠(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七月九日 (六)下午 14:30
◇地點:早稻田大學 22館 511教室
◇簡介:
◇時間:七月九日 (六)下午 14:30
◇地點:早稻田大學 22館 511教室
◇簡介:
2014年北京扼殺香港民主普選,引爆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的抗爭運動。「雨傘革命」也意外催生了年輕世代「本土主義」的興起。然而,其結構性原因則是源自於「九七回歸」決策過程中香港人的「被缺席」,造就了今天「2047香港自決」的訴求。本次講座嘗試帶大家回到歷史現場,重新探尋香港本土認同躍動的起源與變遷。先是回顧1949年後「香港共同體」的創建過程,繼而分析「九七問題」爲何對1980、90年代港人本土意識的主流化扮演臨門一腳的角色;緊接著追尋「回歸祖國」後「香港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發生逆轉的時空背景;最後直搗黃龍探討「後雨傘時代」方興未艾的「三自一獨」(自主、自救、自決、獨立)運動的特徵、困境與出路。本次講座還將涉及您可能有興趣的問題:
爲何港英政府沒有在香港實施效忠英國的認同教育?
原來香港也被日本統治過,究竟日本治台與治港有何不同?
爲何中國、台灣近代指標性人物都曾穿梭香港?
爲何「香港共同體」的建構始於1949年,而非1842年?
爲何粵語流行曲始於1970年代,之前香港人唱什麽?
1980年代以前香港人自稱什麽人?
以前香港人有兩個「祖國」,是英國和中國嗎?
爲何近30年來成千上萬的香港人每年都出席六四晚會?
香港社會與台灣社會追求本土價值的特徵有何不同?
究竟是「普選」容易,還是「港獨」容易?
究竟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還是「今日台灣、明日香港」?原來香港也被日本統治過,究竟日本治台與治港有何不同?
爲何中國、台灣近代指標性人物都曾穿梭香港?
爲何「香港共同體」的建構始於1949年,而非1842年?
爲何粵語流行曲始於1970年代,之前香港人唱什麽?
1980年代以前香港人自稱什麽人?
以前香港人有兩個「祖國」,是英國和中國嗎?
爲何近30年來成千上萬的香港人每年都出席六四晚會?
香港社會與台灣社會追求本土價值的特徵有何不同?
究竟是「普選」容易,還是「港獨」容易?
本場讀書會有幸邀請到林泉忠老師。
作為中國月的最後一場,本場讀書會以香港認同的起源、發展與現狀為主題。
本場聚集了為一般場次三倍的參與者,其中包含許多林泉忠老師的舊識:例如亞細亞大學的容應萸容老師,就是十六年前林老師第一次寫到關於香港人認同問題的文章「何謂香港人」的引用文獻的作者。
林老師提到,他這四五年來相對來說沒花那麼多時間在香港的問題上面。一來是香港從回歸到2000年前後這段時間基本上沒有太多問題,二來是因為在琉球大學教書,因此變得花了更多的時間在研究琉球方面的問題。
然而,如大眾所知,這幾年香港的問題越來越多,甚至本來在2000年著成的文章「何謂香港人」中所提出的學術性用語「香港共同體」,過了十幾年,竟變成一個比較具現實意義,並受到媒體關注的一個概念,老師也感到十分錯愕。
在今年的五月左右,林老師在報紙撰寫了一篇評論文章讓「香港共同體」概念重新呈現出來,也出現了許多反響。老師認為,由於香港的本土主義再度興起,這個概念可以讓大家去理解香港的本土主義的起源和去向。這是重提這個概念的契機。
三個要點
林老師提到了理解香港現狀的三個要點。
首先,要理解現在的香港處於「後雨傘時代」。2014年的雨傘革命是一個跨時代的,重要的事件,雨傘運動同時也是香港近年來最大的反政府運動。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後的人們都會記得這樣一個特殊的、空前的、甚至是絕後的一個民主運動。不過重點是,在這個運動失敗後,香港出現了一波——甚至連專家們都沒有意料到會走得這麼快的——被稱為本土主義的運動。
本土主義這個詞包括了很多的概念。林老師用了一個詞彙:「三自一獨」把本土主義運動概括起來。這個「自」已經不是過去的自立或自治,三自是指自主、自救、自決,獨則是指獨立。我們在看香港後雨傘運動的一個社會現象的時候,同時必須包含這些概念。
自主的概念,其實在雨傘運動最初的那時,也就是香港中文大學匯集了香港幾所大學的六千名學生開始罷課時已經提出了自主。但在雨傘運動中可以看到「自主」並沒有被渲染。
至於關於港獨,在雨傘運動後期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在現場做的民調,有七成的參與者並不支持港獨。但我們看到為什麼會在這個運動失敗之後極速竄起。相信對所有研究香港或是社會學的學者,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相信除了學者們始料未及之外,中國政府應該更錯愕。錯愕歸錯愕,他又有什麼辦法能夠讓它減緩下來呢?現在還沒有看到一個具體的方法,而這個浪潮會持續多久、會怎麼演變,都是值得關注的,也是今天的內容的一個背景。
林老師表示,這場討論會花更多時間在歷史部份。在香港認同的迅速變化之中,如果從最基本的一個變向——香港本土認同的形成——從這個過程來理解的話,就會面臨一個從事香港認同研究時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香港認同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香港認同幾乎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晚進的具普遍性的社會認同,比台灣還要晚。台灣在192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很多以台灣命名的社會團體、政黨或媒體。所以,若要追遡台灣人的認同時可以追溯到那段歷史。當然,我們一般也理解,台灣認同變成社會的普遍認同,是在解嚴之後,1980年之後。
但香港人的認同,林老師的假說,是在60年代的文化建構並在70年代慢慢出現氛圍後,晚至80年代才慢慢獲得社會的普遍性認同,也就是97問題浮現之後才出現的。
第三個重點就是,方興未艾的香港社會的躁動,對中國、對兩岸關係有什麼影響?
香港是什麼?
長年以來比宗主國還高的人均收入,使得有人說香港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殖民地;
從民族觀點來看,他是中國的第一個被掠奪的領土,是第一個殖民地,是中國的恥辱。也因此,1997年回歸時有大中國觀點的論述說,這就是中國的雪恥。不過諷刺的是,雪恥的同時又帶來了新的恥辱,因為當時很多殖民地香港人是不願意回歸到所謂的祖國的懷抱的。
香港也確實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尤其是在戰後,新中國實施社會主義,與外界隔絕三十年,香港在這樣的環境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香港在近代中國的兩次革命也都扮演了重要的任務:幾乎可以說,近代中國的指標性人物都穿梭於香港。
香港同時也是中國難民的避風港:1949年之後的難民大量從中國逃到香港,一共有四波,高達兩百萬人。其中很多難民是我們現在在檯面上看到的人物。
在新中國壓迫傳統文化之時,香港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傳承、保護中國文化的基地。台灣雖在60、70年代之後也有很多貢獻,不過50年代仍是以反共為主的時代,因此主要的貢獻仍是香港。
政治上,香港是一國兩制的示範地,是給台灣看的樣板。不過由最近的事件可知,這樣的任務是失敗的。
香港也是中國政治改革的風向標,除改革開放之外,香港也為中國模式向外延展的五個層面:中國、香港、台灣、周邊國家、全世界,其中之一。
從香港的發展可以看出這個所謂的中國模式是如何擴展,與其限制。
上述的延展可以從「中國化」看出。
香港的中國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漸漸進入台灣。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上萌芽。
至於政治上的影響,林老師在這邊提出一個實證。陳水扁在馬英九勝選前一年,2007年,提出了入聯公投,馬英九則是提出了返聯公投。這件事情在中國其實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中共高層幾乎是斷言,如果公投過了,就開火。有趣的是,中共是如何用政治手段去讓一個已經有排程的政治工作流產:投票前兩個禮拜,當時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還開記者會,說大家不投也可以,由這樣打自家政黨的荒謬言論可知中共的政治壓力已經到了他們無法動作的地步。中共的手段包括透過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態反對、美國日本的反對、連戰與台商等台灣政要的反對等等。2012大選時王雪紅與眾台商表態支持92共識、熱比婭來高雄等事也可以看出中共的對台灣的政治影響與介入。
而台式的,仍算成功去中國化,香港也曾出現一波。
中共近年的政治手段產生了一個新的焦慮:香港將成為沒有香港人的中國香港嗎?
對中共來說,香港有沒有香港人已經不重要了。中共要的是香港,不是香港人。香港人全部走光也沒關係,繁不繁榮、民不民主已經不是重點了。
香港的歷史
香港的歷史是由四次巨變形塑而成。
第一次巨變
香港的出現是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下的產物。這場戰爭是東方的中心與西方的中心第一次的對決。而東方中心:天朝上國的墜落,導致香港成為了西方中心:大英帝國的最好的戰利品。
第二次巨變
1945年,「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統治結束。日本在香港發行軍票導致的債務到今仍未解決。日本統治結束後大英帝國以同盟國夥伴的身份拿回香港。
第三次巨變
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仍未受到世界各國承認。香港的地位在這樣兩個中國的環境上十分微妙:在意識形態上與台灣比較接近,但又跟中國連在一起。這個考量也影響了英國,使英國成為西方國家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也使英國在香港的治理多了一些顧慮。
我們理解的香港基本上是在1949年之後出現的。
香港的政治經濟體制十分特殊,行政主導。講者稱它為半民主政體,還有一種說法是香港有自由沒民主,因為他的選舉相對是比較封閉的。
第四次巨變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之後確定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代表中方簽的是趙紫陽。
香港共同體的形成
林老師強調,在思考共同體的形成時必須知道,既然是共同體,就應該包含硬體與軟體的部分。在這裡,硬體所指的就是地理上的區塊,也就是香港島、九龍、與新界地區。甚至是政治歸劃與管理等等。1949年中港雙方開始實施嚴格的出入境管理。這意味著相較於49年之前,香港人口漸趨穩定。在香港大火後建設的公共房屋,也成為了硬體香港的一部份。
經濟部份,香港主要是轉口貿易經濟,將從中國買來的產品往外輸出。1950年韓戰爆發,導致聯合國對中國禁運,香港的經濟命脈驟斷。剛好的是,中國赤化之後,上海的資本家逃到香港,在當地開創了著名的紡紗業、塑膠花等等。也因此,香港內的區域統一市場開始建立。這達成了共同體建立的必需條件之一。香港的自有貨幣與市場分隔顯示,香港與中國是不可能開展出共同的民族意識的。
1967年之後香港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也是講者認為香港共同體的形塑的開始。
67暴動——左派人士響應文化大革命的反英運動——之後香港政府有所反省,認為對民意不夠瞭解,並有一連串改革措施,包含設立民政署、廉政公署等等。
本土認同只有硬體是不足的,還需要軟體配合,也就是文化。
因此,什麼是香港文化?
作為東西文化的交匯處,也未經歷文革,香港文化與中國文化有著極大的差別。
而香港文化是如何被創造,香港認同又是如何被形塑?在此提出幾個著名的例子。
例如李小龍的功夫電影與「東方好萊塢」邵氏電影、以及脫離國語樂曲而生的香港粵語流行曲。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過程導致很多香港年輕人不知道粵語歌曲在近年才出現的事實,一直以為是一直唱著粵語的,這也是選擇性記憶的呈現。
林老師以浮現主義的概念理解香港本土認同的浮現。
浮現主義認為人們在社會的急速變動中出現了孤獨與空虛,因此尋求可以維繫族群的紐帶,並認同。也就是說,在社會動盪不安,有很大的危機的時候,社會的內部的向心力的力量會突然浮現。
本土認同的符號之一、香港人認同的標誌歌曲:獅子山下,本來是香港電台電視部一系列反應香港社會變化的長壽紀錄片的主題曲,剛好反應戰後香港是如何一步一腳印奮鬥下來,成為我們現在的香港。並乘載這樣的概念。
從97到08年之前,比較和諧的一國兩制環境之下的身份認同拉鋸之中,趨勢是以中國人認同佔上風的。在85到97回歸之前的民調顯示,回歸初期的香港人認同大約佔了六成,回歸前的香港人認同已經主流化。然而97回歸後的弱化,要歸因於雷厲風行的愛國教育與國家符號的全面接軌。愛國思想在學校與社會中全面推廣,中國崛起也促進了中國認同的擴散與強化:中華民族崛起的感情映照香港經濟與影響力的頹散,更是促進了香港認同的弱化。每天六點半在各電視台播放的國歌畫面也強力營造出「與祖國在一起非常幸福」、「祖國的成就受到世人的肯定」、「身為祖國的香港人是很驕傲的」這樣的意象。
這些愛國主義教育當然也引起爭議,被指責是報喜不報憂、洗腦等等。
05到07年香港澳門台灣與琉球辦了一個跨國的民調,有一個問題提到「若是香港隊與中國隊對在運動賽事中對決,你會支持哪一邊」,幾乎有六成會選擇支持香港隊,由此可看出本土的支持力量還是很大的。雖然2007年算是中國人認同最高的時候,還是可以看到本土的認同還是很強。
在那段時間的社會認同,我們可以看到自稱香港人的,大概只有一兩成。
有關統獨這部分,調查顯示有兩成左右支持港獨,而現在後雨傘的成果大約是三成以上。
自由行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大陸的一個重要的政策,而這個政策也確實引爆了早已浮現出來的、稱為「中港矛盾」的情緒,但是林老師認為,這個矛盾仍然停留在有政治性的族群衝突的層面,並未上升到族群認同或國家認同的政治層面。
林老師提到,他在2000年的文章中已將香港民族認同定義為準民族主義,而那時候還沒有爆發港獨思潮;而到現在已經可以確定香港民族主義已經誕生。
由於香港民族主義有點步上台灣的後塵的色彩,林老師在這裡常常將香港與台灣比較。2012年的文章:「北京是台灣大選的最大贏家」中提到,由於當時是因為馬英九連任,顯示他的中國政策在當時仍是受到台灣主流民意的支持;這同時顯示對台灣的政治三十年來不得其門而入的中共,現在終於找到竅門:經濟力量。林老師在當時還做出預測,2016年台灣大選會選出一個北京認可的領導人。但此預測在2012年反國教運動——香港第一個直接針對中共的運動——時鬆動。
在普選方面,中共政府的操作就是讓已獲得主流民意約一半支持的民主派,完全沒有獲勝的機會。各種門檻限制和要求造成香港人的氣憤,港政府完全不採用上百個折衷方案的傲慢態度也是引發運動的導火線之一。
佔中運動有趣的特徵之一為港台年輕人的互動、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等等的標語與人員的來往協助與聲援。
在這活動之後爆發的本土主義的運動也與此運動互相呼應,現在有一種呼聲是:港獨不容易,那普選容易嗎?
中國對於香港政治的嚴加限縮,反而鼓勵行動者在一樣會被壓迫的條件下,反而選擇較激烈的手段。
中國過去以來治理中國大陸已有一定模式,而過去受制於這個模式的只有大陸人民。甚至在鄧小平年代,他還認為說香港不一定需要這一套,所以可以一國兩制。但是循著統戰的慣性,中共仍希望用那一套做法獲取所有人的順從。但中國模式這樣以前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政策,在收回香港之後成為一個實際運用的考慮方案。
因此中國現在對香港的反抗的做法,漸漸類似以往對中國的反抗的做法的延伸:驅逐、逮捕、鎮壓、媒體靜音。但香港有著相對的言論自由,比較難用同樣的途徑處理;然而中共政府使用鎮壓與媒體妖魔化等等的手段已經慢慢出現。
隨著上述此些運動顫出的眾多論述中,其中之一為2047自決論。
2047自決論說明:97年的回歸是被決定的,是「被」回歸的,而在47年港人應自決。
在97回歸時住民缺席造成其後中港整合之困難,這個理論也成為了香港的政治動向的暗潮。
香港一定的言論自由仍然為中國的鎮壓與中國模式之實行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壓制的動作必定會獲得反彈,也會在香港境內散發,甚至博得國際媒體的關注。
而中國模式,也就是在一黨專政、一黨獨裁的同時,利用國力的增強,將其價值往外延伸。從香港的狀況可以看到中國化政策的阻力跟瓶頸,這套價值在慢慢擴展到周邊國家之時,也引起了一些不安。未來若是用一帶一路這樣的管道傳出去的話,這套價值是否能夠替代所謂的美國價值、美國制度?這是林老師最後想提出的疑問。
提問
倉田老師:關於香港共同體的行程,也就是今天的主題,我有兩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
林老師特別提到香港共同體這樣的概念是相當新的:硬體在戰後形成,而身份認同是在60年代之後浮現的。我是十分認同的,尤其是在香港的廣大群眾之中產生共同文化意識,大眾文化的影響非常大。不過同時也有一些學者描述香港共同體的形成是在戰前就已經開始,比如1920年代香港大罷工之時,香港商人與中國商人的區別感已經浮現,那對於這種獨特的商人文化,林老師有什麼看法。
第二個問題就是香港共同體之中的共同性又有多大?語言、文化等等都是安德森的說法,問題是香港人之間的價值間又有多大的分歧?香港人之間的多元性又有多大?例如香港民族論中所述的公民民族主義的核心價值觀,這個所謂的核心價值觀是否真的是香港廣大人民的共同意識?佔中時各地學生之間的分歧,如金鐘學生和旺角本土派之間的對立,是否代表了價值觀的不同性?
林老師:第一個就是關於香港本土意識的起源,我其實在民族主義的眾多門派之中,比較類似現代主義,因此1920年代的香港並不大能以現代統一市場或教育系統等等的方式理解。因此我認為普遍性的社會認同是在現代才能發展的。
第二個問題我則沒有能力回答,關於共同體的共同性或分歧有多大,我們在思考共同體的時候會做一個粗略的理解,也就是對本土的認同已成主流,即使對香港有不一樣的認同,那也並不會被排除。香港共同體現在也還在建構的過程,未來也要繼續觀察。
周輿達:
有兩個問題想要問一下老師。第一個問題是老師剛剛提到97回歸之後香港人對香港認同下降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香港地位下降,不過也有說法是正是因為回歸造成香港地位下降。那有沒有可能正是因為回歸中國所以地位下降而導致對香港認同降低這樣的機制,反而餵養了香港認同?那中共有沒有趁現在香港反中情緒高漲之時收回自由行、收回購屋潮等等,使香港沒有理由再推動香港本土意識運動?
第二個問題是,澳門是99年回歸的,即使說經濟政治情況都不同,為什麼澳門與香港之間的本土意識可以有這麼大的差別?
林老師:關於第一個問題:中國對香港的中國化工作有很多不一樣的面向,其中有一些事會直接衝擊到香港人的自尊和價值觀的,在這樣的時間點比較可能發生一些反彈。經濟的利益與國際地位的提昇的效果可能蓋過了中國化的舉動的效用。
我粗淺的理解是,即使是在殖民地時期,澳門與香港便已相差甚遠。一個例子是在文革時澳門的資本家手拿毛語錄支持毛澤東的景象,這個畫面在香港是不會出現的。另外一部分,中共在澳門的勢力一直都很大;葡萄牙政府的治理也不怎麼出色。
林意凡:
第一個問題是,老師提到的三自一獨,以及以前講的一國兩制之間,其實我覺得這邊的自決跟自救與獨立之間是有很大的斷裂點的,像魁北克與蘇格蘭就是有自決,卻不獨立的例子。除非一個巨大的壓迫或是變革,不大可能出現突然的轉變,那像老師剛剛提到的雨傘後的大幅改變,會不會是因為政治制度的原因?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香港的特點,我想問香港會不會是中共內部高層鬥爭的一個呈現點?畢竟他跟外國媒體關係緊密,發生在香港的事情一定會傳出去。
林老師:先回答第二個問題:我覺得是的話也不奇怪,但不管怎麼鬥,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不會讓香港民主,這點不會變。
第一個問題,關於一國能不能真的兩制:一國兩制的設計來自於將資本主義的香港轉成社會主義的不經濟性與不可能性,鄧小平認為還有很多部分還是需要香港,因此設計這個體制。
一國兩制有成功、現在也還在運行的部分,但由於中國崛起,現在很多以前給予的權利已慢慢收回,從這點來講,一國(社會主義)在未來的定義一定不會與以前一樣。因此也很難斷言。
張智程:
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中國對港的政策有沒有在2008年之後成為對台政策的參考?中國有沒有對於香港經驗來建構台灣政策?
第二個忘了……
林老師:先回答第一個:肯定有。像陸生、陸客等等的政策,都是香港先行再延續到台灣。
張智程:第二個問題其實就是剛才老師提到說,香港會成為兩岸未來的危機點之一,我想知道這個論述的具體內容。
林老師:主要是指關於今年九月與明年三月的選舉,中共政府會步步為營,避免造成又一波的反彈,而這個反彈若發生,中共會擔心台灣會不會介入。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