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木曜日

第36回 【拿山電影院】台灣反核運動的軌跡與歷史性遺產


主題:台灣反核運動的軌跡與歷史性遺產
講者:陳威志
目前在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班。碩士論文關注被稱為日本最後選址鬥爭的上關核電反對運動。自懂事以來就不學無術,在台語文運動、台獨運動、環境運動中生長智慧,如今年過三十,雖已拋卻過往血氣方剛,但見證風起雲湧90年代後期的「創傷」仍深深影響著現在
共著『脱原発をめざす市民活動―3.11社会運動の社会学』(近刊、新曜社)、「野百合の種、野イチゴの芽、ひまわりの花――歴史を受け継ぎ、過去を乗り越える台湾の若者たち」ピープルズプラン(659-162014、與呂美親共著)。
譯有:《福島十大教訓》2015,原著:福島ブックレット刊行委員会、《如何改變社會》(原著:小熊英二,時報出版,2015
攝影:王蕾雅
記錄:許祐榛
時間:1/9 (六)下午3:00-6:00
地點:早稻田大學 22號館 717

簡介:

台灣的反核運動歷經10年多的低潮後,以福島核災為契機再次興起。反對核電的民意,不僅由數字呈現,也不再只侷限於大規模的集會遊行;「我是人,我反核」的快閃行動、飄揚在各式店家或民間人家陽台上的「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旗幟等,一波波「素人們」的參與,讓反核意識的表態門檻降低,更讓反對的輿論超脫了既有組織以及公共論壇空間的框架而更加可視化。

然而,這些現象卻並非突如其來,所有的現在都立基於過往的潛流之中。事實上反核運動過去所遭遇的困境,就是今日我們談論第三勢力、政黨與運動的競合關係之源頭。而為何核電議題會被稱為藍綠共業?為何台灣一反日本、韓國、中國等鄰近諸國,沒有走向核電大國之列?日本的核電抗爭,除了特定的歷史時刻,多被侷限於預定地周邊,為什麼台灣的反核運動能夠變成全國專注的焦點?

本次討論將以紀錄片《貢寮,你好嗎?》作為切入點,回溯反核運動的前史,從社會運動論,亦即對現狀的不滿、資源以及政治機會結構等的視角來加以剖析,重新追索象徵社會運動黃金年代的反核運動的軌跡與意義。


影片觀賞

觀賞紀錄片《貢寮,你好嗎?
影片簡介
演:  崔愫欣
製作人:吳乙峰
份:  2004
長:  89分鐘

影片記年內容摘要
年份
記事
附註
1980
核能第四發電廠計畫,台電於5月提出,經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選址於貢寮。

1982
土地強制徵收完畢,230戶被迫遷移。

1987
學者張國等人下鄉告知鄉民核能的危害。
1986民進黨成立。
1987蔣經國宣布解嚴。
1987環保聯盟成立。
1988
3月,台電在貢寮當地舉行用電宣導會,會上居民對於核電廠興建表達反對;隔天報紙卻刊登居民支持興建。會後五日,反核自救會成立。

1991
103日,爆發1003事件。事件起因於原委會護航環境影響評估,不但對外片面宣稱居民同意,亦刻意不通知反對的委員參與審查。此一行為引發當地居民不滿,決議抗爭。貢寮居民於核四預定場址搭建棚架進行長期抗爭。未料,103日,警方強拆棚架,引發衝突,意外造成保警殉職事故。後續自救會中,17 人被判刑,其中兩人入獄。事件過後,警方秋後算帳氣氛肅殺,形同貢寮鄉的白色恐怖。

1992
行政院通過核四計畫案。也曾實施地方公投,百分之96的居民投下反對票。
國會全面改選。
環保聯盟台北分會成立,為今日「綠色公民行聯盟」前身。
1994
國民黨挾立委席次優勢一次通過八年核四預算。

1996
民進黨提出廢止核電廠提案失敗。

1998
紀綠片開拍。

1999
政府撤銷貢寮居民漁業權。
3月,核四廠正式動工。
4月,監察院因建廠執照審核不當及未曾實施環評提出糾正案,囿於權力限制無法有實際懲處方式,未獲行政機關回應。
11月,監察院針對台電未依法保護文化遺址再提糾正案,有關機關依然不回應。

2000
選前扁團隊允諾選民在執政後會廢除核四運轉,選後部分黨內聲音請向支持續建核四,引發貢寮居民不安。
6月,執政相關單位成立再評估委員會繼續研議核四議題。
9月,委員會建議「停建」。
10月,行政院長唐飛因理念與陳水扁總統相異請辭,由張俊雄接任,27日宣布將不繼續執行核四興建,此舉引發國 新三黨聯合要求監院彈劾行政院。
11月,行政院對核四爭議申請釋憲。
第一次政黨輪替
2001
115日,釋憲結果指示立法院再表決決議核四廢除或續建。
130日,立法院表決通過續建核四。

2004
紀錄片完成。





影片討論

Q 部分民進黨黨員主張續建核四原因。
1986年民進黨成立之初,新潮流派系主張「社會民主路線」、「群眾路線」,試圖與勞動階層、社會運動團體合作,影響政策的制定與施行;新潮流派系更編定「台獨黨綱」,內涵為推動住民自決。而1988年先後成立的「環保聯盟」「貢寮反核自救會」遂與民進黨聯合形成反核四「三角共構聯盟」,共同推行廢除核電目標。

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民進黨喊出「地方包圍中央」的口號,逐漸在地方取得議員或立委席次,首次擁有與國民黨在國會交涉的權利,亦全力角逐中央政府執政權;同時黨內也發出路線修正的聲音,朝向中道化保守化發展,與社運團體劃清界線。1996年民進黨與新黨聯手提案反對所有核電議案,後續行政院對立法院提覆議案重新投票,結果未能成功翻轉核能議決。2000年執政時期,成立的再評估小組更未納入在地人聲音,又因為民進黨黨內與反核運動脫節久,而無法掌握解決核四問題的要點,依此擬定妥適的改革方案,而還是以狹義的「政治」手法尋求解決解決。在「政權營運(維持)」跟「改革」衝突之間,執政者往往選擇前者,再加上不了解改革的議題,改革宣告失敗。



Q 核四在興建過程中遭受重重質疑聲浪,為台灣第一個反核能運動。至於在先前的核一核二核三場建置以及核廢料安置問題反對聲音出現的時間點較晚的原因。
要原因為社會氣氛轉變。70年代到1985年間,官方完成了三座核電廠及六座機組興建,而建設時期正值高壓威權統治,社會緊張保守而壓抑反對的聲音。然而,1970年代美國改變對中國的立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又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正當性大抵由美國的支持,此時總統蔣經國背負壓力需要開放更多的民主以獲取獲美國承認。七零年代前期舉辦立法院增額選舉,逐步增加部分台灣代表的席次。以更多的選舉為契機,民主浪潮更趨熱絡。1978年的中壢事件和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也開啟民眾對專制政府的質疑,使得威權體制動搖,社會運動獲得發展的空間。而蘭嶼反核廢料運動也是在社會風氣漸開的八零年代方開始提出。

第二,核能相關知識大多複雜專業,民眾缺乏管道了解相關知識。於八零年代相關歸國學者於報章撰寫評論,亦不乏學者深入地方宣講傳播專業知識,如張龍教授。


Q 日本在核電廠興建過程中,政府與居民有達成相關利益交換。而在台灣有沒有類似的型情發生?例如取消漁業權之後造成漁民失業,是否有提供相關補償措施。
普遍情況下,核電廠興建有三必需條件。
   用地取得
   漁業權取得(因為溫排水的問題)
   地元同意(取得地方官員的首懇)
如下表格比較日台兩地實施上的差異。
核電廠建置三要素
日本
台灣
用地
原則上以買賣方式進行。
反對出售土地之居民有時採取「樹木信託」手段,利用種植樹木的方式拒絕土地徵收。
以公共建設為由,強制徵收
漁業權
以買賣方式進行。
以上關核電建置為例,當地祝島漁協編制完整,漁民確實獲得實際金錢的補助。
以買賣方式進行,紀錄片中使用「撤銷」之字眼有些強烈。不過實務上補償款項是進入當地漁會,並無法落實公平分配,漁民多無法收到實質補償照顧。以利益誘導觀點來看,台灣漁民較無法明確從金錢與漁業權二者中抉擇。
地元同意
電廠為民營公司建造經營,政府則扮演背後支持角色,因此反對群眾不但無法要求民營公司提供財務狀況資料,而且亦無法要求政府組織處理,分散群眾抗爭力道。又因地域壟斷等問題,抗議聲勢無法全國串連,亦再次消解。
台灣的地域壟斷本身便包括了全島以及離島,推動體制是國策國營,反對力量很容易集中焦點,也就是把抗議的矛頭指向國家



Q 安倍首相最近重核電廠是否有相關運動。
「增設」和「新設」意義上有不同。增設意指增加核電廠機組,而增設核電廠本身受到的反抗力度並不會太大,因為在新設電廠之際,大致上已經買通穩定地方群眾的勢力,而有不滿的居民亦遷移他處。另外,民營電廠建置核電廠給地方政府的回饋金制度不易動搖,形成惡性循環。

Q 日本最近一次新設核電廠的時間。
1980以前。

Q 日本和台灣核廢料安置問題。
基本上核廢料會暫時安放在「中途處理廠」,一邊尋找適合永久安置地點。不過永久存放地點就是沒有,途中處理廠往往就是「永久的中途處理廠」。


Q 去年核四宣布封存,與福島核災之間的關係。
福島核災可視為其中一項核四退場的原因。又2010年行政院長吳敦義有意封存核四,再加上當時多起工安事故;至於反核群眾也將希望寄託在啟用核四最後一道關卡「取得運轉執照」的程序,勢力重新編整冀望藉機會擋下核電廠運行。所有因素加總在一起社會氛圍朝向廢除核四。

自救會中,年長的前輩並沒有傳承反核精神意願,形成斷層。2000年核四續建確定,貢寮鄉反核自救會自此陷入低潮。在2009年一群大學生受鼓舞投入反核自救會行列中,自救會活動逐漸活絡起來,至20112月重新開始聚會。細究2009年左右的轉折,其中可能與青年社會運動興起相關,由2008年野草莓運動的後續效應擴大到各種議題的參與。(不過並沒有直接證據支持這個說法,還有待相關研究)

另外,社群軟體的普及號招力也功不可沒。更甚,經濟衰退或不穩定的產業社會也許更意外產生了許多生力軍,對照日本的情形,人們都所屬於公司等組織,這讓整個社會失去餘裕或說「閒置人力」,事實上一些日本研究者也指出2000年以後的非典型勞工運動、反伊拉克戰爭以至於3.11之後的運動熱潮中,之所以會有很多年輕人參與,是因為工作型態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多人不從屬於硬梆梆的組織所致。我從這個角度觀察台灣,總認為青年人的失業率、非典型勞工就業率以及晚就業(很多人念研究所),反而讓台灣有很多「自由」,人們可以靈活地調配時間以響應或參加運動。


結論

在過去,因為反威權的民進黨高舉反核,運動走向也從反對科技獨裁、反思產業文明,逐步走向寄託於政治改革,所以核四議題被鑲嵌在政治分歧(民進黨VS國民黨)之中具有很強的要求住民自決的色彩。但諷刺的是,2000年的民進黨政權的改革並沒有發揮住民自決的精神,貢寮居民被屏除在核四再評估小組之外。

另一方面,社會運動幹部(環保聯盟)被納入民進黨政府,雖然打開了影響決策的管道,但是卻也同時抑制了體制外行動的可能性,這應該是2000年以後反核運動的困境。然而民進黨政權(2000-2008)其後追加了兩次核四預算,成為實質的承認現狀派;以及更加遠離社會運動,似乎也為運動掙脫政黨對立框架帶來契機。這使得運動一方可以訴諸群眾,反核未必就是民進黨支持者。2011年以後的反核運動的再興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詳情可參考拙著,收錄在預計下個月出版的『脱原発をめざす市民運動――3.11社会運動の社会学』裡面的「台湾からみた福島第一原発事故 ―3.11以後の原発反対運動の再燃」(新曜社)以及去年刊登在『反原発新聞』(2015.08.20)「台湾・第四原発が運用凍結されるまでの政治過程とそ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