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陳威志
目前在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班。碩士論文關注被稱為日本最後選址鬥爭的上關核電反對運動。自懂事以來就不學無術,在台語文運動、台獨運動、環境運動中生長智慧,如今年過三十,雖已拋卻過往血氣方剛,但見證風起雲湧90年代後期的「創傷」仍深深影響著現在
共著『脱原発をめざす市民活動―3.11社会運動の社会学』(近刊、新曜社)、「野百合の種、野イチゴの芽、ひまわりの花――歴史を受け継ぎ、過去を乗り越える台湾の若者たち」ピープルズ・プラン(65)9-16(2014、與呂美親共著)。
譯有:《福島十大教訓》2015,原著:福島ブックレット刊行委員会、《如何改變社會》(原著:小熊英二,時報出版,2015)
◇攝影:王蕾雅
◇記錄:許祐榛
◇時間:1/9 (六)下午3:00-6:00
◇地點:早稻田大學 22號館 717教室
◇簡介:
台灣的反核運動歷經10年多的低潮後,以福島核災為契機再次興起。反對核電的民意,不僅由數字呈現,也不再只侷限於大規模的集會遊行;「我是人,我反核」的快閃行動、飄揚在各式店家或民間人家陽台上的「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旗幟等,一波波「素人們」的參與,讓反核意識的表態門檻降低,更讓反對的輿論超脫了既有組織以及公共論壇空間的框架而更加可視化。
然而,這些現象卻並非突如其來,所有的現在都立基於過往的潛流之中。事實上反核運動過去所遭遇的困境,就是今日我們談論第三勢力、政黨與運動的競合關係之源頭。而為何核電議題會被稱為藍綠共業?為何台灣一反日本、韓國、中國等鄰近諸國,沒有走向核電大國之列?日本的核電抗爭,除了特定的歷史時刻,多被侷限於預定地周邊,為什麼台灣的反核運動能夠變成全國專注的焦點?
本次討論將以紀錄片《貢寮,你好嗎?》作為切入點,回溯反核運動的前史,從社會運動論,亦即對現狀的不滿、資源以及政治機會結構等的視角來加以剖析,重新追索象徵社會運動黃金年代的反核運動的軌跡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