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火曜日

第32回【拿山來讀冊】武士道、菊花、劍

主題:武士道、菊花、劍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講人:Karl 吳仁鴻 UBC社會學博士,現早稻田研究員)
記錄:林彥欣
攝影:王蕾雅


地點:早稻田大學 22號館 719教室
時間:11/20(五) 18:30-21:00
簡介:日本作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從十九世紀末期以來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僅快速地改變了自己前現代封建社會-經濟體制的社會性質,也試圖向外擴張,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葉造成了亞洲社會的巨大動盪。正是在這個大時代背景之下不僅僅是日本學者,外國學者或政府也對於日本民族或社會產生極大的研究興趣。本次的讀書會我們要對照閱讀兩本讀物,其一是二十世紀初期的日本學者新渡戶稻造所著的『武士道』;其二是美國人類學家Ruth Benedict(潘乃迪)在1940年代所寫的『菊花與劍』(另譯:菊與刀)。透過對比閱讀,我們將試著爬梳『日本人』概念的聲成史,並在歷史脈絡下觀看一個民族或文化的構成要素。相信這不僅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自己身處其中的社會,也可以藉此觀視(gaze)的行動反思自身的民族性格。








講者:Karl吳仁鴻
      UBC社會學博士,現早稻田研究員
經歷:愛知縣住兩年
      與早大教授做研究:side project
      戰後移民問題
      國民黨抵台後日產轉移問題
社會學:人跟人之間的研究
        sociologie源自法語: socio+logie
現代對日本人的看法:不明白日本人的想法

電影介紹:
  47人刺客:忠臣藏(非常有名的武士道電影主題,泉岳寺)
武士內部階層的關係
小藩的主君淺野長矩奉命接待朝廷敕使,為招待大名前往江戶,但被家老所刁難而拔刀.因拔刀為罪,且讓將軍在敕使面前蒙羞,將軍在尚未深究事件緣由下令淺野長矩切腹謝罪並廢藩.爾後大石內藏助帶領47人攻擊家老,砍其頭,將其頭供在泉岳主君寺墓前,並帶領47人去自首.忠義或私仇?47人最終遭斬.

  七武士:黑澤明導演的代表作
武士跟農民的關係(社會階層及其不同的道德思想)
在日本戰國時代末期,不少武士淪落為作惡的山賊。一個村莊的村民,經常遭受野武士搶劫,無意又得知野武士計劃在秋收時來襲,決定到外面尋找武士協助他們抵抗山賊。雖然這條村因為太貧窮而只能用收成得來的白米飯做酬勞,卻依然打動了六位沒有藩屬、俠骨仁心的武士,加上自稱武士之後的菊千代,七人回到村落協助防守。終於,山賊襲擊的時候來了。七位武士和一眾農民,奮力抵抗山賊,卻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終,武士中包括菊千代在內有四人陣亡。
*浪人47:好萊塢電影,大爛片
*末代武士:好萊塢電影,講述日本武士的忠義的意義

從不同角度閱讀文本的好處:
學習contextualize:脈絡化一件事或要被分析的議題
->看事情的脈絡ex安保,太陽花,馬習會
  事情只有一個,但有不同的分析面相
  上層建築:政治/下層建築:經濟
  純粹經濟學:21世紀新東西
  馬克思:“宗教是人們的鴉片菸”,其對於宗教思想產生的說明就是一種脈絡分析
  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其他例子: 破窗理論,劇場比擬,repertoire
  後殖民理論:透過了解達到宰制的目的,政治經濟的動機

作者對於主題的分析: 適用性問題:->邏輯常見謬誤
              以偏概全ex日本人都很愛乾淨…..
              武士只占人口5%,怎麼代表全日本人?

1.武士道:二十世紀初期的日本學者新渡戶稻造所著
          日本人對美國人講述日本人
1899出版
1895日本戰勝中國
1905日本戰勝俄國
武士道這本書始暢銷
作者:貴族院議員,英文流利,非小老百姓
緣起:妻子對於日本人的疑問
      美國朋友的疑問: 沒有宗教教育那麼人民道德教育該如何深植?新渡戶回答: 武士道
內容:日本古代封建社會:圖形像粽子
      天皇->將軍(足利時代開始)->大名->家臣
      萬世一系
      日本戰國時代:武田信玄vs上杉謙信(送鹽的故事:道義)
      神道教並沒有描述愛國心和忠義,因此從儒家思想取經
      人跟人的分寸與秩序,日本反而比儒家思想還要詳細
弱點:貴族身份->認為透過民間娛樂與傳說,百姓學習武士道
      武士道代表日本人的民族精神?
      發動戰爭跟日本人不願被視為弱小民族的榮譽感有關

2.菊花與劍(另譯:菊與刀):較近代,優先閱讀
                           美國人類學家Ruth Benedict
                          (潘乃迪)在1940年代所寫。
                           美國人對美國人講述日本人
作者:潘乃迪,與美國政府機關認識,並因研究不同人種而出名
      1944研究:日本人會不會投降?會
      天皇為不可或缺,不必建立新社會制度,因此不宜廢天皇
內容:日本社會的秩序感
      希望國內與亞洲(大東亞共榮圈)建立上下長幼有序的秩序
      相較於新渡戶更細緻去談社會上下階層觀念

3.兩書共同之處:主題相同
          ->針對日本人的民族性進行分析
          ->從其外顯行為的描述到對其內在成因的解釋提出 
            自己的看法。
4.兩書歧異之處:寫作的歷史背景
               作者所憑依的證據
               學科訓練的極大不同

5.討論總結:




'

1.
日本是否道歉?村山談話,小泉談話,安倍談話?
  德國道歉:下跪,布蘭特,責任與罪:罪是上一代的事情,但這一代
  為國家是有責任的
2.日本與德國的轉型正義有待探討
3.觀察生活中看到的小事情可以反映出日本社會文化的連續性,
 甚至有些元素在戰國時期就有

額外補充:
1.“單面向的人”馬庫塞Macuse:左派思想,批評資本主義社會
2.獨立思考:大學是高中到研究所的橋樑
3.後樂園的命名(出自孟子。日本浸潤很深的儒家思想)



簡單表格統整:
書籍
武士道
菊花與劍
作者
新渡戶稻造
Ruth Benedict
潘乃迪
作者背景
二十世紀初期日本學者
貴族院議員
英文流利
非小老百姓
與美國政府機關認識,並因研究不同人種而出名
書本緣起
妻子及美國朋友對於日本人的疑問: 沒有宗教那麼人民道德教育該如何深植?武士道
二戰末受美國政府委託,為解決盟軍是否應該佔領日本及如何管理日本問題
書本立場
日本人對美國人講述日本人
美國人對美國人講述日本人
兩書相比較
不足之處:
作者貴族身份-認為透過民間娛樂與傳說,百姓學習武士道的道德。
武士道代表日本的民族精神?
發動戰爭跟日本人榮譽感有關
更細緻去談社會上下階層觀念,日本社會的秩序感及希望國內與亞洲建立上下長幼有序的秩序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