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9日日曜日

第14回 【拿山電影院】 《公民不服從》從「在場」的鬥爭 看社會控制的轉化與邊界



◇主題:公民不服從
◇主講人:許仁碩(北海道大学法学研究科)
◇主持人:何時宜(早稲田大学アジア太平洋研究科)
◇文字紀錄:林彥瑜(早稲田大学政治学科)
◇內容:
【「公民不服從」:從「在場」的鬥爭看社會控制的轉化與邊界】
國家對社會的控制手段,通常不是像警察身上的警棍或盾牌那樣顯而易見,而是需要有一些「白目」去行動,這些隱微而細緻的網羅才會赫然現身,告訴這些「白目」:You shall not pass!
本週的影片「公民不服從」,講白一點就是一群不識相的白目的故事,因為他們的行動,許多原本看不見的規則/潛規則現了形,民主人權、依法行政的國王新衣,被一語道破,國家機器的真面目赤裸裸地,被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這些人,用自己的身體、時間和金錢,去問了這個國家一個問題:「為什麼我不能在場?」
在民主社會中,政府既然宣稱自己的正當性來自人民,那麼「在場」表達不同意見,就是挑戰政府正當性最直接,且人人可為的方式。「在場」是抗爭的基本邏輯,是言論表達的前提,自然也是警察管制的起點。從這個起點開始,「公共利益」、「社會秩序」、「國會尊嚴」、「交通安全」等咒語滿天飛舞,在街頭、在法庭,一場一場的鬥法於焉展開。
對於公共空間,該由誰,又如何決定誰可以在場?
「公共安全與社會秩序」到底是什麼呢?
執行公務的警察,應該被刁民為難嗎?
法律對於抗爭而言,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藉由「公民不服從」的影像記錄,以及近日臺灣、香港與日本的抗爭經驗,讓我們一同重新發現社會控制的真實樣貌,並思索種種的「紅線」究竟為何存在,又該何去何從。


2014年10月11日土曜日

第16回【拿山論時事】 關於香港的第一堂入門課:香港本土意識,中國近不近?



◇主題:第十六回 關於香港的第一堂入門課香港本土意識,中國近不近?









◇導讀:謝易璇(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鍾宜庭(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

◇主持人:何時宜

◇分享者:Anais(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科、在日港人聯會)、Faye(在日港人聯會)

◇文字記錄:林彥欣、謝易璇

◇預告:
相信許多人是跟著香港佔中事件一起愁一起憂,但同時也意識到我們對香港的不瞭解。什麼是香港本土意識?這個意識會把香港帶得離中國更近還是更遠?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從香港歷史看起。這回讀書會將導讀《城邦舊事-從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一書。


所以到底是一本書還是十二本書呢?其實這是一本總集了十二本關於香港歷史議題的書,一本書一章節地把每本書的重點以香港本土的角度重寫。這次讀書會選了六個章節來讀,分別是第三、四、九、十、十一與十二章。詳細的章節介紹會在附上的引言裡。至於了解香港議題為什麼要從香港歷史開始著手,我想就讓序來說服大家吧。

流程:導讀、分享、分組討論、小組發表、綜合討論。

(這次我們很榮幸地請到一些從百忙之中抽空來的香港同學們與我們分享香港經驗)

讀本:《城邦舊事-從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的序、引言、第三、四、九、十、十一與十二章。


2014年10月9日木曜日

【報道】勉強会に関する報道

早稲田大学ジャーナリズムスクールのウェブマガジン Spork!
「我が家のこと」のように考える勉強会 
台湾の民主支援を契機に
投稿日: 20140919 1331 JST 更新: 20141117 1912 JST

2014812日「Spork!」より転載)
取材・執筆・撮影:キ・ウテイ






内容訂正:
訂正(1)国際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科修士2年→アジア太平洋研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