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木曜日

第29回 【拿山聊天室】 創意是不是一個好生意?關於《史明口述史》後門咖啡與共生音樂節

◇主題【拿山聊天室】創意是不是一個好生意:關於《史明口述史》、後門咖啡與共生音樂節
◇主講人:藍士博(後門咖啡執行企劃、第三十八屆圖書金鼎獎得主、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發起人)
◇日期:2015/7/27 (一) 18:30~20:30
◇地點:早稻田大學22號館719教室
◇紀錄:謝易璇、胡瑋佳
◇預告:
在文化與創意逐漸往商業靠攏之際,原本存在的意識型態與核心底蘊是否可能會因此走味、變質?創意能不能是一個「好生意」?或者,更應該被珍惜的是終究未能忘懷的「初衷」?

本次活動將透過講者個人策劃《史明口述史》、後門咖啡與228紀念活動「共生音樂節」的實際經驗,與大家分享自2010年以來的創意發想、合作經驗與行動成果,歡迎大家前來交流。



主講人開場:來日本的來由,做史明口述史的原因,一直很想來看看要即將被賣掉的「新珍味」。主講人是末代五專生,唸了三所大學,五個不同的科系。因緣際會認識了史明,與朋友成立了社團(雖然跟史明沒有關係),後來在野草莓運動才再遇到史明。



台灣有很多的文創,其實是有問題的。例如:「簡單生活節」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光入場費就要一千元以上,遠超過一般的消費水準。參加者想要參加,還得多打工。台灣的文創,與大量的資本與消費綁住。文創的定義有很多種:


總而言之,文創是,在每一個細節上,可以提出一個故事、歷史或文化的物品,同時願意讓人掏錢來消費。蘊含的比例越高,越符合文創的定義。但這樣的定義仍有存在的問題


台灣的文創環境,最容易遇到衝突的是第三點- 當文化變成Business,但如何保留原汁原味?


那麼究竟文創要怎麼定義?我自己的定義是


主講人強調,今天分享的內容,都不是個人的成果,人際網路的脈絡下完成的。


史明口述史,2012年出版以後,同年七月在台大附近開了一間咖啡廳。
2013年開始連續三年在自由廣場舉辦『共生音樂節』,活動規模開始成長,影響效果也跟著增加。今年的紀錄大約有八千人,五萬人次。今天會討論這三件事情。


其實這三件事都不在主講人的生涯規劃中,只是發生了一些偶然,2010年作者去當兵,精力花在這三件事上,偏離了原本成為學者的路線。


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是作者因緣際會下閱讀的第一本小說。讀了三年以後,發現讓自己更光明正大的讀小說,就是讓自己的主修變成跟小說有關的科系,因此決定讀中文系。


本來認為,念中文系只是手段,目的是讀小說。台灣的大學並沒有台灣文學系,只有中國文學,然而主講者的最終目的是進入台文所,做台灣研究。


直到2006,中國發佈「反分裂法」,史明在台大門口靜坐。如同傳說一般的人物,該不該去看一下?這樣的一念之間,就騎著車去台大,認識了「張之豪」,成立了台大濁水溪社,目的是辦刊物、讀書會...等。(之後就跟史明沒有任何聯絡)之後就在零九年,野草莓結束後,台派長輩舉辦的年會中再次遇到史明先生。當時不以為意,繼續做了自己的事情,準備畢業,繼續念博士。結果零九年的十二月,傳來史明在日本昏迷的消息。一群濁水溪社的朋友,一起寫了卡片給他。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大家雖然尊敬史明,卻不認識他,似乎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於是跟史明說,若他康復,回來後要幫他做口述史。於是,以當時的規劃,主講人應該在讀書,準備當兵,卻有多數時間都在做訪談。




史明的意識形態,史明的形象,其實就是一個商品的核心。


年齡的差距,造成斷層。距離這個世代的人這麼遠,要怎麼認識他,不認識他,要怎麼尊敬他?
訪談前只知道史明寫了「台灣人四百年史」但訪談後發現他有非常多著作,蘊含不同的分野,不論深度多少,廣度非常令人佩服。他的知識,與生命經驗都比我們想像中複雜。於是我們覺得需要先把這複雜的一面呈現出來。
有二十個工作人員加入逐字稿的工作。
做完這些工作後,我們認為史明這個人是有討論的價值的。


實踐哲學:作者跨越老中青,在各地讀書的,共二十個人。請每一個人針對史明的著作寫一本書評。讓一般的讀者理解全貌,再推出深入的作品。然後再推出「左翼・民族」等比較深入的論文。


現在的學生,可能不認識史明,但對台灣有關心的學生應該大部份認識吳叡人。還邀請很多不同的人,來寫推薦(例:林飛凡)。因此,我們就利用這一點,讓大家在翻書的時候會覺得「為什麼我不認識史明」。
如果這本書沒有利用這一點,大概只能買200本,但因為集體策略,這本書賣了兩千本。這兩間人在以後都會成為潛在的讀者。

台灣獨立運動的人們,能留下口述史的人即是很幸運的。回頭一看,若零九年史明沒有撐過那一次,史明先生則不會留下任何口述史。現在則有兩部與他相關的紀錄片。


做書的目的是把原本存在的價值,公諸於世。相反的,做後門咖啡,想做的是一個平台。
自己做講座,與其租別人的空間,不如自己做做看。而哲學星期五我是很重要的學習方向,包括如何將營運層面和活動層面做更緊密的連結,後門經營者本真就是活動的籌劃者,慕哲咖啡廳就後門咖啡的老師,讓我們知道原來是可以做成這樣子的,看到新的可能性,與讓年輕人可以參與的方式。


後門咖啡的定位和史明口述史不同,後門盡量提供開放的空間,除了支持統派的活動不辦以外,其他所有的活動都歡迎舉辦,甚至曾經也辦過動漫活動、放映紀錄片,甚至將咖啡廳當作是產品平臺,如每年七、八月與寒假時會在後門咖啡賣書,去年一月,在20天內賣了24萬元的書。另外,後門咖啡也舉辦了文化講座、不插電演唱會,簡直比文化中心還熱鬧,平均下來,三天有兩場活動,也就是說,將後門咖啡定位為價值平臺。


每年七、八月與寒假時會在後門咖啡賣書,去年一月,在20天內賣了24萬本書。另外,後門咖啡也舉辦了文化講座、不插電演唱會,簡直比文化中心還熱鬧,平均下來,三天有兩場活動,也就是說,將後門咖啡定位為價值平臺。



但是,後門咖啡遇到的問題是,價值和價格之間的矛盾,當晚上辦活動時,會影響到後門咖啡希望靜靜休息與看書的消費者,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會產生衝突與矛盾,如何活下來,與咖啡店如何達到損益平衡都需要思考,我覺得有他的意義存在。


另外一件事是共生音樂節,這場音樂節和228紀念活動有關。而我在一場老台派辦228活動上,我站在台上發現北社平均的年齡達50歲以上,2012年天氣非常不好,全部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心裡覺得很難過。同一時間臺派辦了有三場活動,但是場面都冷冷清清的,而且參與的人年紀都很高,但是,不到三個月後,看到參加六四紀念晚會的人超級多,當下我覺得我們自己的事情怎麼會搞成這樣。在六四晚會中,現場衣服已經全部賣完,甚至直接拿工作人員的衣服出來賣,而六四事件在東亞中是很重要的民主事件,聚集了這麼多年輕人。而2013年,我在提議動員許多大學的網絡,在一個半月中就搞定共生音樂節,現場有一千三百多人,重點是參加的人已跨越年齡差距。


在辦共生音樂節的過程中,印象比較深的是,其中最不在乎的是舞台布置等,以成本來算,但舞台成本佔總成本一半以上,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每個樂團只能連續出現兩年,到第三年就算換其他的團體表演。今年請專門辦音樂活動的人控場,表定和實際時間只慢了五分鐘,可見控場的人相當專業,但音樂只是舉辦活動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清楚認識228,因此,活動單位會花更多時間辦靜態展覽,會讓NGO與異議型社團擺攤,讓臺灣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過程中會同時涵蓋過去現在與未來。



為了此活動,工作小組會在在七、八月間進行內部培力。另外,會在七、八月之間,辦各式的相關活動,如在各學校舉辦座談會與電影,座談會中不只紀念228的事情,而讓更多當代的年輕人思考過去之外,更進一步地思考現在。
共生音樂節每年都會舉辦靜態展,呈現重新認識臺灣歷史的結果,包括可以看到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台灣人的過去,與認識到議題,如司改會在攤位上賣小卷,同時呈現給民眾司改會訴求的議題,其中也有圖博之友會,以關心圖博的相關議題,更重要是把想要來聽音樂的人進來這環境,進而思考更多事情。


第一屆共生音樂節期間,需要費力地邀請各個團體參加靜態展,第二年是很多團體要來不來,到了第三年則變成很多團體會說怎麼沒有邀請我。


今年共生音樂節和臺灣吧合作,其實我對今年的228台灣吧的內容不是非常滿意,但是我認為今年的活動和很多其他的事情產生連結,如邀請到李敏勇、張鐵志等人參加。


另外,年輕人比我們這一輩厲害太多了,現在很難有哪一個活動將全台灣的報名活動其中在一個場合中,除了這件事以外,年輕人還發起街頭快閃和Tizzy Bac要音樂的版權,組織一群人在台北車站等做快閃表演,槍聲一響,一群人瞬間倒下,吸引民眾的目光,而重點是不只在當場有人在側錄,世新大學的學生全程製作錄影,接者剪接後,在放到網路上製造更大的效應。
另外,年輕人還做共生音樂節考前猜題,裡面全部都是228的歷史知識,背面就是共生音樂節相關資訊,印好之後到各個大學考場發放,當場也有許多補習班在發考前猜題,這件事也吸引記者來拍攝,甚至增加了曝光機會。


論是,真的就是今年在大學分享回頭整理我們的想法,現在不能說共生音樂節已經成功,而重要的是尋找核心價值,這件事很重要,從史明口述史、後門咖啡到共生音樂節,或許是我當初想要做臺灣研究,轉換到社會參與,掌握核心知識與核心技術。
至少是這群人中更了解一點點,進行台灣社會參與,且和史明先生有一些連結,把社會網絡接起來,沒有人是憑空想這些東西。
這一兩年中,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本身成為一個平臺,這件事和發達的科學技術密不可分,包括在日本處理台灣的事情,讓訊息在我身上產生作用和交集的可能性,更擴大來說拿山瑪谷讀書會也是一個平臺,如何讓更大在平臺上產生作用,後門咖啡就是這樣,藉由很清楚知道這件事的價值,就可以創造出更多可能性,與產生更多的連結,包括和原本沒有很熟悉的人產生價值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要把餅坐大,想辦法在這過程中越做越大,整個團隊整體獲得的資源就會越來越多。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