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3日土曜日

第20回【拿山電影院】你阿公什麼人: 談歷史記憶斷層

◇主題:你阿公什麼人-談歷史記憶斷層




◇時間:12/12(星期五)18:30-21:00
◇地點:早稻田大學22號館719教室
◇主持人:鍾宜庭
◇分享人:陳允元 (政治大學台文所博士班,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研究科外國人研究員)
◇紀錄片播放:郭亮吟導演《綠的海平線》
◇記錄:謝易璇
◇簡介:

 選舉已經結束了,為什麼還要談「你(或別人的)阿公什麼人」?
 或許你會有這樣的疑惑。但選舉是一時的,也不是只有選這次而已;重要的是:如何認知、理解我們的(以及別人的)阿公阿一輩的日本時代,卻是長久缺席於我們的教育之中。柯文哲回應「混蛋」、「皇民」時曾謂:「我們有不同的過去,有共同的現在,那到底要不要走向共同的未來?」但在談歷史和解、走向「共同的未來」之前,我們有沒有好好地回去看一看那所謂的「不同的過去」?為什麼這樣粗糙的話術至今仍可有效地撕裂族群?台灣是個多族群文化、複數歷史經驗的國家,我們該怎麼理解以及共有與自己不同的歷史記憶? 本週讀書會,將從郭亮吟導演《綠的海平線》開始,思考1940年代到日本造飛機的「台灣少年工」──以及我們的(或別人的)阿公阿那一代人所面臨的歷史情境。座談分享將談談我們曾受的歷史(及文學)教育呈現了什麼,遮蔽了、或試圖誘導了什麼;以及從近期的台灣史題材電影《KANO》、《灣生回家》、「台灣吧」等,聊聊台灣史、台灣文學的普及。最好,可以分享自己阿公阿的故事、或自己與阿公阿接觸的故事。










  • 之前在政大教大一國文時教得是日治時期文學,一開始便請大家寫下對日治時期的印象。通常不是寫日治時期是好的(因為現代化台灣)就是寫日治時期是壞的(因為殖民)。也有好壞都寫的,但是會不知道有怎麼處理這兩種面向。
  • 課程中會鼓勵大家透過人,也就是你的阿公阿罵,去認識日治時期這段歷史。很多學生本來阿公阿罵不太會跟他們談,但是他們知道一些歷史背景再進一步去問阿公阿罵時,阿公阿罵會覺得被了解(誒你居然知道 的感覺)而談起那時候的事,進而了解跟課本上很不一樣的日治時期。


  • 回想無邪的兒歌(造飛機、哥哥爸爸真偉大等)背後可能都有這樣的政治因素在,但是孩童基本上只會下意識地接收並成為時代回憶的一部份
  • 這些兒童出生的時候及為日本統治時期,國家=日本。
  • 脫離現在不平等處境的心情也是小孩決定去日本的推力之一。



日本戰敗對台灣少年工的意義是什麼?

  • 仰賴的體制崩塌,影響對祖國的了解。
  • 影片中也提到,不會講中文的少年工,找工作遇到很多困難,一夕之間無用武之地,失去一切的希望。
  • 國家國籍的認同很模糊(一戰敗宿舍馬上掛上中華民國國旗並不代表認同,但將自己的身份由戰敗國變成戰勝國,可以成為一種掩護)
  • 不願意學中文,學英文在大使關當司機的歷史:台灣人不依附在霸權之下很難生存,不學中文也要學英文要不然找不到工作。


  • 「昭和」被改為「民國」二十五年八月竣工,這代表什麼?代表台灣是被收復回去的。但對於不理解的人,感覺就像是中華民國一直存在著。
  • 馬:日治時代的雕像。日治時代的寺廟很多都被改為忠烈祠。本來的菊花紋的日本皇室雕刻被黨徽覆蓋
  • 不管是好是壞,很多歷史的遺跡都被刨除,阻礙我們對歷史的認識。


  • 高座工廠原址(位於神奈川,現已不存在)


  • 僅仰賴地圖找舊址
  • 日本比較有留下歷史遺物的東西,就算只有舊址也會標示出來(台灣就是拆光光)



  • 善德寺慰靈碑 (電影裡有出現)



  • 結語:文學是一個認識歷史很好的媒介。因為他可以呈現出時代下小人物的糾結,這也是我們在學習歷史時較少碰觸到的部分。








但是整篇文章都沒有提到尺,那什麼是尺呢?
就是以日本人的尺度為尺度來衡量自己





  • 「國民」教育
    • 國立編譯館課本中提到中國與台灣:
      • 1. 漢倭奴國王印
      • 2. 孫權
      • 給一種台灣一直一來都是中國的印象
    • 國文教育是國民教育的一環
      • 排除很多異質的成分
      • 「一桿秤仔」幾乎是唯一國文課本中的日治文學,但給的印象也是只有日治時期壓迫的部分


  • 台灣人或在台灣日本人以日文創作,或其他語言的文學被排除
  • 「國文」是一個排日的、中國中心的產出
  • 紀錄片:跳舞時代:講述台灣人在日本時期摩登的生活,震驚社會(因為和對日治時代的想像不同)
  • 台灣文學的推廣困難:被中文系壟斷的國民教育,體制上台文所無法進入。又因少子化等因素難以進入高等教育體系。
  • 當你發現你很難用一句話或一個面向去描述日治時期時,代表你可能已經有產生對日治時期的一些問題意識。


台灣文學可以怎麼和我們的生活連結


討論分享:你阿公什麼人
  • 自己接觸台灣歷史的時候,想透過口述了解已經太晚了,因為祖父母已不在世。但是還記得小時候很愛哭,每次哭奶奶就會說再哭日本警察就要來抓你。那時候會覺得這麼遙遠的事情為什麼要一直再提,後來讀台灣文學才了解大概是因為從小奶奶就是這樣被教育大的,所以想以一樣的方式教育孫子。
  • 提到自己的阿公在日治時期如何與日本警察交涉
  • 自己的阿公與少年工電影中的台灣人不同,生活環境較好,造成國民黨來日後生活品質差異大。隨著社會階層的不同,對日治時期的印象也很不一樣。
  • 國民教育跳過太多東西,認為國民黨是不懂得反省的政權。
  • 誰取得執政優勢好像就有歷史解釋權,但這個問題很難跳脫。總是有很多翻案、不可考的部分。
  • 對國民黨非常忠心的「外省人」。家裡還掛有蔣經國的照片,在行醫時遇到阿嬤。部落的家族對兩時期的印象:日本人跟國民政府一樣壞。因為日本人喜歡借由扶植頭目管理原住民。國民黨也差不多。
  • 從地方歷史著手或許可以更客觀。自己的阿公有被國民黨關過冤獄,喜歡看日本的武士片等等。當過兩個政府的兵。
  • 考試不考,課本裡有的台灣文學很多都是被跳過的。來到日本以後,面對日本人的疑問,開始懷疑自己在台灣所學的東西,產生很多矛盾(例:別人問,台灣特產是什麼?若回答小籠包,但那不是中國的嗎?)
  • 茶泡飯的回憶:來到日本後若是被問起最喜歡什麼食物總是講茶泡飯。因為小時候家裡外婆喜歡吃飯加開水,所以就跟著這樣吃,但是也不知道是日本文化的影像,以為只是懶得煮稀飯。
  • 沖繩同學:祖父祖母講的是沖繩的方言,不會講日文,那時不會講日文也被掛「我不會講日文」的牌子。(回應:台灣也是)







行政事項宣達:

  • 下週四讀書會宣傳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96294917162457/?ref_dashboard_filter=upcoming

  • 2014年台湾地方選挙の分析
http://www.waseda.jp/prj-taiwan/workshopshirase150123.html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