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木曜日

第37回【拿山來讀冊】 日本新左翼運動與公民社會:1960年代日本思想的走向


◇講題:日本新左翼運動與公民社會:1960年代日本思想的走向
◇讀本:《ニューレフト運動と市民社会:60年代思想のゆくえ》日文版/英文版/中文版
第一、二章
・第一章 戰後民主化運動時代──在發現「日常性」以前・
・第二章 新左翼運動的形成:改變「日常性」・

◇時間:2016年1月23日(六)下午2:00~5:00
◇地點:早稻田大學 22號館 719教室
◇導讀:林彥瑜(本書中文版譯者/台大政治所碩士生)
◇主持:鍾宜庭(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三年級)

◇介紹:
這次讀書會由本書譯者、同時也是拿山發起人之一彥瑜在來日做短期研究期間來談談她現在正在著手翻譯的一本書《日本新左翼運動與公民社會》的內容~

眾所皆知,自1960年安保鬥爭以來,到70年代中期的日本,陷入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的黃金年代。「安保鬥爭」、「全共鬥」、「新左翼」等等詞彙似乎很熟悉,卻又很陌生,究竟日本當時發生學運的背景為何?這些學生運動又在日本社會留下了什麼遺產?

本書作者安藤丈將老師是武藏大學社會學部的教授,也是早大政經學部(梅森ゼミ)的學長,他在這本書中對學運用詞下了很大的苦心,也整理了豐富的日本學運史料,是他在澳洲國立大學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為澳洲著名的社會運動、日本研究學者Teresa Suzuki。本書初版為英文,安藤老師返國後以簡明的日文重新翻譯,在日本出版。安藤老師是1970年代後期出生的世代,這本書是一本由非當事者的年輕學者,以歷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的方法全觀研究日本新左翼脈絡的書。

這場讀書會除了簡單介紹日本60、70年代的學運以外,也著重討論「政治思想」的流變,對於高度經濟成長期下長大的日本人而言,學生運動的發生跟二戰歷史記憶如何產生關連?在冷戰的脈絡下,這段學運黃金年代為何終告失敗?為何今日的日本難以回到那個喊著要「打倒」、要「鬥爭」的年代?新左翼運動又和安保鬥爭、全共鬥運動有何關連?為何新左翼運動標榜要打破「日常性」?這樣的思想從何而來?

希望透過理解鄰國日本學運思潮的歷史脈絡,理解和台灣一樣同處東亞島弧的日本,他們的民主經驗與我們有何不同,同時也想聽聽在日本留學和工作的各位,對日本社會的政治意識有沒有什麼樣的感觸與想法。取道日本,理解台灣。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94003437532299/


















討論記錄
今天的討論問題有幾個焦點:

1. 日本的社運為什麼有很多旗子?
日本社會運動強調團體、歸屬,不像台灣用個人身分參加。

2. 什麼是民主?台灣民不民主?民主的定義是什麼?和憲政體制的關聯是什麼?中國不適合民主嗎?

3. 「新左翼」一詞的由來是什麼?
A:
60年代學運訴求暴力,沒有日常性的概念。
70年代是日本社會運動的冬天,反而訴諸「日常性」的重要。

new left的意思:
最早認識馬克思都是來自資本論,就是在講「剩餘價值」,工人沒有享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所以要推翻資本主義體制。
但是早期馬克思不是這樣講的。1844手稿,1927年才被挖出來這個馬克思26歲寫的東西。這個時期比較著重在人本身的處境,所以點出「異化勞動」的問題。

為什麼要講這個?因為在這之後西方馬克思主義有一個轉折,從生產面轉移到消費面。就是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其實也是被規定好的,比如說家裡要有車,三神器之類的。資本主義用比較軟的手段告訴你你的人生要幸福舊要有這些東西阿,要怎麼有呢,就是要好好工作阿。這就是「例行化」(規律化),你每天工作跟消費的過程都是被規定好的,人都被規定好,人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樣看來日本新左翼運動成功了嗎?(眾笑)

從這個就可以想到「滅頂」運動,就是你的購買就是一種支持,對消費體制的支持。你是一個「消費預備軍」。所以我覺得這些新左翼的人的目標是很宏大的。

《新左翼的遺產》
都市空間就是一種規訓。用快閃跟藝術的方式去挑戰。

你要很輕鬆的去做一個不完整的人,還是很努力的去做一個完整的人?
(詹益樺所言)

華勒斯坦:資本主義會消失,但存在的會是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B:
日本人其實沒有特別厲害,但是就是因為制度健全,經驗得以傳承,然後照著規則走。
整體來說感覺日本還是一個比台灣更進步的國家
台灣沒有一個連續的東西,沒有歷史感

C:
有些社會也許不需要那麼高程度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人跟人之間的連結(日本)。骯髒的不是政治,而是人。制度發明以後一定會有人想要幹嘛,鑽漏洞。

==============================

今天討論的範圍很廣,從民主的內涵,台日社會運動與社會環境氛圍的比較,到新左翼的理想與現今消費社會的狀態,收穫非常大。謝謝大家今天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