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0日木曜日

第13回【拿山來讀冊】 分配正義、轉型正義、與原住民議題

◇主題:分配正義、轉型正義、與原住民議題


◇主講人:廖柏程
◇主持人:吳岱霓
◇文字紀錄:林彥瑜、陳思憓、林意仁
◇影像紀錄:(若有)
◇內容:
在上週,我們討論了四個案例。我們發現在四個案例中無法完全只用一種方式的思考來尋找答案,當任何一方的正義無法是眾人認同的正義時,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就會存在。當功利主義和自由至上主義爭執不下,如何從這兩個視點來達成眾人認同的正義和正義的分配是本週探討的方向。羅爾斯所設想的無知之幕下,在一個平等的初始狀況下做選擇,眾人為確保自己能得到基本利益並不致損失的情形下,眾人會如何選擇?

關於特定族群的大學門檻,是否有權利享有優惠待遇,又是否其他學生的權益造成不公?考試文化的偏差、補償歷史的錯誤、還是促進大學的多元化是否是可以支持大學實施積極平權措施的理由?

今天從分配正義出發,以羅爾斯的正義原則為上週的討論做個收尾,是一種解決方式。但我們發現文本之中桑德爾提出了談論正義原則並不能拋開個人情感與目的去談。於是我們就從「分配正義」進入「轉型正義」這個問題。
而融合分配與歷史的正義議題,放在台灣的脈絡裡面,就是原住民議題,所以我們今天接著觀賞了「美麗灣案」、「高雄拉瓦克部落迫遷案」、「台北溪洲部落迫遷案」的議題影片,深入了解自己家鄉的具體案例,思考正義原則在少數民族議題之中的應用。最後回到我們很久以前談的「我們與他們」的概念工具。收獲真的很大。謝謝今天來參與的大家。

【導讀時間】
文本:
M. Sandel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麥可.桑德爾《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第6章 為底層爭平等/羅爾斯的自由主義
第7章 特定族群的大學門檻/優惠待遇
第9章 有歸屬就有責任/社群主義
第10章 從美德到共善/重建公民意識








第二行:"再"輔以。第六行:"智愚巧拙"。倒數第四行:才能"至上"。



倒數第二行:蓄奴制"遺緒"。










(導讀完後,觀賞影片,主題是美麗灣、拉瓦客部落、溪洲部落)

今天讀書會的議題討論,會討論關於原住民的土地正義(美麗灣事件)和居住正義(都市部落的迫遷)的問題。議題的面向與讀本不一定高度關聯,但是卻是讀本之內的議題所延伸甚至是結果的發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U9V2TVNBU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DQ0p5Be3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Ls1J9eMb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ByQ_U8Hs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FLdlfgK5k

【觀賞完影片之後的自由討論時間 】

A:有一個疑問,怎麼看觀光這個事情。例如烏來他們就會有截彎取直之後,破壞水的自然,下游就受到影響。想要開發溫泉,就有汲水的問題,發展觀光以後原住民文化也漸漸流失。

B:花蓮他們有一個奇美部落,就是也是有漢人外資的流入,看到這邊有商機,進駐到部落。進駐部落雖然是他們的自由,但這個觀光資源卻是被這些有相對經濟能力的人所壟斷。所以原住民他們的生活方式就被改變了。過去傳統是有時間和文化的內含,但現在就完全是配合觀光。所以現在問題是在我們觀光的心態。如果你只是想「看看」,就沒辦法體會那個部落想要告訴你的文化內涵。而奇美就是比較成功的例子,試圖將過去與自然接觸的傳統方法帶入到觀光裡面,認識祖先如何與自然和平相處。算是知性的觀光,而不是膚淺的觀光。需要居民與觀光客本身的改變。

A:(問原住民同學B)會不會排斥豐年祭祭典有人來觀光?

B:阿美族豐年祭其實服裝很華麗,三天三夜,很精彩,就像是他們的過年。以過年來說,如果是我們自己家過年,怎麼會想要觀光客來跟你圍爐呢!?所以在這個部落還沒有被觀光化之前就要認識他的文化內涵。但當然也有部落是歡迎,例如都蘭部落,每年豐年祭可能會有一些觀光客,在那時把豐年祭的概念告訴觀光客。

A:幾本上還是要看雙方。例如之前就有中國旅行團把他們當做固定景點。

C:我比較好奇大家對於高雄拉瓦克部落的看法。因為看起來真的很兩難。

D:你覺得兩難在哪?

C:就是政府不給他們那個一坪四十萬的土地居住。

B:他們原本居住在那邊可能是離他們工作地點近之類的

D:所以住國宅有什麼問題?

B:就是改變生活方式。

E:也有經濟上的困難。

D:所以國宅不是免費的就對了。

___

A:剛剛影片裡面說原住民部落「髒亂」是什麼意思?

B:那是指鐵皮屋給外界的印象,會有不整齊的感覺,有些人也可能從事資源回收的工作,帶回去轉賣,讓附近居民覺得有礙觀瞻。

___

D:請問一下日本有類似的狀況嗎?

C:就是協同住宅的概念。但台灣社會住宅的比例非常低。(數據:日本6.1%,香港29%,韓國6.3%,台灣0.08%

A:韓國也有這種設計,把社會住宅變成一個封閉的空間。其實我們學校(早稻田大學)附近就有社會住宅。所以,韓國就是隔離的狀態,但是日本反而是要「可視化。」

D:韓國人覺得這是個問題嗎?

A:有錢人當然覺得這樣很好。但目前會去關心他們還有送便當是教會在做。

___

B:這些都市原住民是被逼到都市的。他們原本是住在我們現在所謂的風景保護區。如果政府把傳統領域還給原始部落,可以讓他們自治,自己生活,就不會來到都市,發生都市問題。

F:我有一個問題。剛剛政府一直說你們有安全的問題,例如淹水,政府因此來迫遷,我們該如何解決安全的問題?原住民希望什麼?

B:他們當然是想要回到原鄉工作啊。

F:那如果政府修法,在原鄉畫一個地方,原住民真的想回去嗎?

D:我也想問,請問原住民自治區,是什麼樣的概念?

B:自治到什麼程度也是一個問題。是法律?經濟?還是只有土地?那就會有更多面的考慮。

D:有那麼多族要怎麼劃分自治區?

B:我想像的是,不管什麼族都劃在自治區,在裡面生活,同時維護原本的環境。___

G:都市化可能是個不可避免的趨勢,你(B)讓他們回到原鄉,回到原本的生活狀態,這樣要怎麼讓他們(原住民)去接受都市化。或者給他設一個地方,他有沒有辦法開發(自治)好?

B:看自治要到什麼層面???????

X:以蘭嶼的案例討論自治區呢?

B:學者也有討論,自治區是要到哪個層面呢?如果到法律層面的話就會因原住民的文化不同而與我們一般人生活中的法律很不同

Y:請問日本的狀況呢?

Z:沖繩地區並沒有對沖繩民族有特別的政策,在當地也有包含美國人的各種人。部落民眾到現在還有因潛規則而找工作困難,在社會生存困難的人群。

Y:台灣的原住民有受到法律如考試加分等的權利保障,日本有嗎?

Z:日本並沒有這種制度。

H:日本的制度是各縣在拿捏的,能夠因縣制宜。

Z:沖繩的教科書的內容,也是根據日本教育的中央指導基本要領寫成,就算出版社或外觀不同,內容是大同小異。

G: 為什麼台灣相對而言原住民認同較高,但日本相對而言少數民族認同較低呢?一個可能原因是不是日本注重團體的同一秩序,不會在教育當中教導國民將自己與他人作區別?

日本同學回應:對對對對對。

沖繩同學回應:但來到東京之後,覺得果然沖繩人還是不一樣。

I: 但你覺得是跟東京人不一樣,還是跟日本人不一樣。
沖繩同學:覺得文化上、相處方式、生活方式,整體而言還是跟日本不一樣。或許跟台灣人比較接近吧。

Y:想請問埼玉的同學的想法

O:埼玉人也有對自己的看法,譬如說比較土之類的

Z:沖繩人對於要進大學就學這類的事比較沒有意識

Y:原住民的議題和同性戀的議題其實很相似,把原住民議題當作一種“問題”,其實是一種很漢人沙文主義的想法。原住民的議題也是轉型正義的一環,是因為我們有很多不同的族群之間的互動與生活。不應該從一種我們與他者的視點出發,而是把彼此置於同樣的立場。 如果是念明星高中的人,是怎麼看待身邊加分進入學校的原住民同學呢?如果不同意這樣的加分方式,是不是就是認同當初漢人來到台灣設定的(不公平的)遊戲規則。政府在對於原住民議題的著墨方式,其實是有很大的商榷空間

L:從原住民議題到同性戀議題到少數族群的議題,其實可以連結到到之前我們與他們的議題,感覺大家關心的議題都是很接近的。




【下週預告】

下禮拜北海道大學的許仁碩同學會特別來到東京跟大家討論警察權和空間暴力的問題!
期末雖然快到了,大家下禮拜可以抱著輕鬆的心情來欣賞「公民不服從」這部紀錄片喔!

「公民不服從」:從「在場」的抗爭看社會控制的轉化與邊界

國家對社會的控制手段,通常不是像警察身上的警棍或盾牌那樣顯而易見,而是需要有一些「白目」去行動,這些隱微而細緻的網羅才會赫然現身,告訴這些「白目」:You shall not pass!

本週的影片「公民不服從」,講白一點就是一群不識相的白目的故事,因為他們的行動,許多原本看不見的規則/潛規則現了形,民主人權、依法行政的國王新衣,被一語道破,國家機器的真面目赤裸裸地,被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這些人,用自己的身體、時間和金錢,去問了這個國家一個問題:「為什麼我不能在場?」

在民主社會中,政府既然宣稱自己的正當性來自人民,那麼「在場」表達不同意見,就是挑戰政府正當性最直接,且人人可為的方式。「在場」是抗爭的基本邏輯,是言論表達的前提,自然也是警察管制的起點。從這個起點開始,「公共利益」、「社會秩序」、「國會尊嚴」、「交通安全」等咒語滿天飛舞,在街頭、在法庭,一場一場的鬥法於焉展開。

對於公共空間,該由誰,又如何決定誰可以在場?
「公共安全與社會秩序」到底是什麼呢?
執行公務的警察,應該被刁民為難嗎?
法律對於抗爭而言,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藉由「公民不服從」的影像記錄,以及近日臺灣、香港與日本的抗爭經驗,讓我們一同重新發現社會控制的真實樣貌,並思索種種的「紅線」究竟為何存在,又該何去何從。

※感謝陳育青導演無償提供本讀書會播映《公民不服從》一片。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